让文明行车成为一种习惯

28.04.2015  12:13
            近日,本报官方微信、新疆网同步进行不文明行车调查,结果显示,42%的人最讨厌不文明行车行为是车窗抛物。紧随其后的不文明行车行为还有:夜间行车滥用远光灯及遇前方堵车强行加塞等。(相关报道见本报4月27日A07版)
          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文明行车习惯,看似是小事,但细细究来,不仅影响社会和谐,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成为大堵车、重大交通事故的导火索。
          近几年,每年首府都有数万辆新增车辆上路。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75万辆。道路拥堵已经在我市和周边地区显现。究其原因,除了受限于城市交通结构外,不文明行车行为也是堵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时候,文明行车当为70万辆时代共识――树立文明行车理念,让文明行车成为一种习惯,将行车文明从最基本的不违法、不违规上升到道德、礼仪的高度,共同创造良好的道路环境,营造文明礼让和井然有序的行车环境。那么,乌鲁木齐创建文明城市才不可能是空话。
          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文明行车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良好的行车习惯是文明行为的延伸,践行文明行车是个体社会公德素养的最佳体现。我们的文明城市需要文明交通氛围,所以每一个驾车出行者,都应该做城市文明的守护者、推动者。文明行车,这应是文明社会人人都应该尊重的共同准则,而尊重规则也是社会维持秩序和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
          文明行车的实现,除了需要广大车主学习和重视安全驾车、文明行车、提升行车文明素养外,还需要交管部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强化文明交通意识,还需要完善、细化不文明行车行为的处罚条例,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也可以尝试对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违章行为的驾车者,予以奖励。奖罚分明,引导更多的人文明行车。这样,驾车者自律和交管部门双方合力,携手努力,才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