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险被延误非个案 代理机构私下埋单

29.10.2014  13:27

继携程之后,又一家在线旅游网站——去哪儿网也卷入了“保单门”事件。起因是近日央视的一则报道:去哪儿网代售的一款航班延误保险,消费者在投保后竟然在保险公司官网上查询不到,因而被质疑为假保单。

涉事保险公司和去哪儿网均第一时间出来反驳:保单是真实有效的。但对于为何无法验真,仅是去哪儿网单方发表声明称,乃保险公司的网络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消费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对保单进行验真。

事实上,上证报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航班延误险被“延误”绝非个案。背后所掩盖的是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机构在IT系统、录入操作等方面的漏洞,包括互相没有实现电脑联网、系统对接等。

所造成的隐患是:真保单、真数据,但保单可能依旧无效。在系统没有实时对接的情况下,航班延误险承保期限较短的特点,容易让一些保险代理机构有机可乘,即在收取保费后,却可能未将保单信息及时录入保险公司系统,业内俗称此举为“埋单”或“吃单”,同时侵害了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利益。

保单难作假 暗地可“埋单

航班延误险是近年来因航班频频延误而生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可作为主险投保,也可附加在旅行险等主险之后。

在采访中,多位保险公司及监管人士告诉记者,在这几年监管严打的高压下,加上航班延误险理赔率太高,因此航班延误险保单很难像过去航意险那样作假。“一旦消费者申请理赔,如果是假保单,很快就会穿帮。

然而,航班延误险较短的承保周期(至飞机降落为止),却容易被动机不纯者钻漏洞。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个别地区的消费者投诉,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查询不到航班延误险保单,很可能就是因没有实现电脑联网、系统对接而起。即消费者在购买航班延误险之后,代理机构却没有将保单的信息资料及时反馈给保险公司,没有导入或延迟导入保险公司相关业务和财务管理系统。

不实现百分之百联网很容易发生保单遗漏,更容易让代理机构私下“埋单”、“吃单”。一位业内人士自揭黑幕,“通常航班延误险承保周期短,如果保险代理点没有第一时间将保单信息导入保险公司系统,那么一旦代理点发现航班没有延误,不排除会私吞这笔保费,这张保单也就形同无效保单。

一家财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结合监管要求和行业内的通行做法,航意险和航空延误险这类险种,必须实现内部电脑联网、电脑出单和实时管理。一是出单信息必须实时进入保险公司控制、管理且物理存储在保险公司的数据库;二是原始保单信息于当天进入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以确保客户信息资料能完整及时地记录在业务管理系统。

对于没有与代理机构等外部系统实行系统实时对接的原因,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从技术上来说,完全不存在难度。“主要是因为,一来有些小型代理点不愿意支出多余的成本去搭建对接系统;二来有些保险公司考虑到网络安全性问题,不愿意将核心系统与外部系统对接。

高佣金背后的层层利益链

埋单”背后的隐患,也道出了航班延误险背后的层层利益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航班延误险与机票销售捆绑的特殊性,导致了形形色色的机票代理点在航班延误险市场的寡头垄断地位。“不仅有一级代理商,还有二级、三级,每一层都要分佣。”一家保险公司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这也直接导致航班延误险步了航意险的后尘——高佣金。据业内人士爆料称,航班延误险的佣金比例高达七八成。以在机票代理点售价20元/份的航班延误险为例,保险公司大概能拿回五至六元,剩余的部分会当佣金返还给机票代理商。而保额相同的一份航班延误险,在保险公司柜台或保险公司官网销售,则不足10元。

正是由于高佣金、高理赔,在一些保险公司眼中,这一本被看好的新型险种,如今已形同鸡肋。沪上一家财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整个市场的航班延误险基本是赔穿的,大家都是在亏着卖。有些保险公司已逐渐退出市场,有些保险公司则开始有选择性承保,比如会挑选承保准点率较高的航班。

业内人士建议,在目前航班延误险的利益链结构难以扭转的情况下,为控制成本及减少风险,消费者应尽可能选择在大型保险公司柜台或电话、网站、移动端进行投保。(赵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