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舞龙文化 传承龙的精神——记鞍山市级非遗传承人尹德生

05.04.2016  12:37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标志。人们向它祈福,希望能带来风调雨顺、物阜民丰。舞龙灯自然也成为了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里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在我市,有一条独具伊斯兰特色的巨龙——海城回回龙,舞起来如蛟龙出海,腾云驾雾,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海城回回龙的发展传承已进入第六代。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记者来到海城清真寺,鞍山市级非遗传承人海城回回龙第六代传承人尹德生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与这条独具特色巨龙的故事。

在尹德生老人的记忆中,他从小学的时候开始接触舞龙,这一晃已经60余年了,他与回回龙之间有着深厚的、特殊的感情,谈起舞龙的故事老人家更是兴致盎然、滔滔不绝。尹德生1946年出生,已经舞了62年龙,“当年在原来的民生小学和海城二中上学时,我一直都是学校舞龙队的成员,龙球和龙身我都耍过,还打过鼓。”尹德生告诉记者,他师从尹万忠,因为自己从小热爱文艺,爱打鼓,还能翻跟头,所以在念小学的时候,就被选入舞龙队,并一直是各级舞龙队的骨干。1965年,尹德生来到了海城丝绸厂工作,当时厂里也有“两条龙”,于是,他顺理成章加入其中。到了1980年,清真寺有了一支更为专业的回族舞龙队,当时已小有名气,尹德生又应邀加入。2006年退休后,出任海城回族经济发展协会秘书长的尹德生开始专门负责回回龙的演出排练和组织工作。

尹德生告诉记者,回族的先人们不断吸纳融入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兼容祖国各地舞龙的特点,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海城回回龙和曲牌、鼓拍,从造型到鼓曲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承袭章法,到如今海城“回回龙”的发展传承已进入第六代。海城回回龙在传承中发展,在变迁中创新,其扎制、舞耍、伴奏三个方面日臻完善。

在清真寺二楼的大厅内摆放着两条巨龙,这都是由舞龙队的人自己扎制的。谈起回回龙的扎制,尹德生说:“回回龙全长近20米,主要材料是竹条、木架、铁丝、绸子和布。当代扎制的龙为‘剑眉虎眼、狮鼻鲢口、鹿角牛耳、蛇身鲤甲、鹫脚鹰爪、马齿獠牙,虬须鱼尾’。”“扎龙”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如今的制作技艺大体沿用旧有的规制,同时也有很大的创新,比如已不再使用旧时的纸糊工艺,而改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布,不仅更加轻便美观,也更加结实耐用,可以做出更大幅度的舞动;另外在龙背上起脊,舞动时更加飘逸等等,这些变化都是在百多年的不断完善改进中人们智慧的结晶。

海城回回龙走的是北派舞龙刚烈火爆的特点,北派舞龙因季节严寒不能单一游走,要随着紧密的锣鼓跑跳钻蹿,这样才能驱走寒意,鼓舞精神,烘托出年节的热烈气氛。舞的要有生气,唯有如此,龙才是活的。尹德生告诉记者,“算上耍龙球的,一条龙要由12个人完成,舞龙的动作要领因部位不同而差别较大,其中龙球的作用最为重要,舞者要熟知各种技法,随机应变做出各种变化指令;龙头分量较重,舞者必须力大身高,且需多人替换;龙身相对轻松,舞者做到龙身举过头顶,紧随前者快跑舞动即可;龙尾活动范围大,舞者必须腿快善跑,通常个子还要稍矮一些。”海城回回龙在承袭传统舞动技艺上,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严谨的舞动程式,舞姿有“搭龙门”“过山龙”“大风车”等20多种套路。其中“盘玉柱”观赏性最强,“大风车”舞起来最费力。

说到伴奏技艺,尹德生也表达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鼓是舞龙伴奏的灵魂,海城回回龙有自己独特的乐队和音乐节奏,基本沿用固定的伴奏。鼓是舞龙乐器的领导者,打鼓的人是整个乐队乃至舞龙表演的关键人物,鼓打的快,龙就跑得欢,当头戴白礼拜帽,身穿民族服饰的舞龙队,在“将军令”“得胜令”的曲目中巡游时,气势庄严;在“闹长沙”“紧校场”等的曲目中上下翻腾时,壮阔热烈;在“回龙曲”中收龙谢场时,掌声雷动。但是如今,精通锣鼓经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

近年来,象征喜庆、吉祥的海城回回龙先后到省内各地演出近百场,荣获辽宁省民族运动会优秀表演奖等省、市荣誉29项,被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在收获荣誉的同时,回回龙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种种困难,尹德生也对这项技艺的传承感到一丝担忧。目前整个团队普遍面临着队员年龄偏大、参与人员偏少、活动经费不足等各种问题。尹德生感慨,现在舞龙队的成员大都在50岁到70岁之间,舞上几个来回,体力就吃不消了,舞龙是个体力活还蕴含高超技巧,同时还须精通锣鼓经,没有高的收入,这是回回龙传承的最大难题。但尹德生表示,不管怎样,他都会坚守下去,让回回龙这项技艺能够发扬光大,目前他也在积极地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他希望尽自己的所能去开辟出一条新的非遗传承的道路。

[责任编辑:郝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