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取消行不行?

15.04.2015  13:55
          走形、变味、造假三宗罪被诟病           职称论文遭遇诟病日久,人们年年骂,年年却被无奈裹挟。日前,一名四川青年教师在网上发表“自白书”,再次痛斥职称论文种种弊端,更激起了各界的讨论和热议:职称论文到底该不该取消?
          现象
          论文走形、变味、造假
          一宗罪:医生越来越不会看病,老师越来越不会教书。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医生说,现在在一线看病的中流砥柱反而评不上职称,评上职称的、当院领导的很多临床经验并不丰富,就是凭着论文在某某著名期刊发表了就“高人一等”。
          二宗罪:“论文经济”养肥灰色利益共同体。
        一名学术期刊的负责人私下透露说,当年凭关系拿了个刊号真是走对路了,这行原来这么好赚钱,我们都求神拜佛职称论文千万别取消了。
          三宗罪:腐化学术氛围,恶化造假之风。
          辽宁铁煤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说,在目前评审高级职称的过程中,评审委员会不看内容看数量,把收费放在第一位,质量审核放在第二位,不注重质量的审核,并存在抄袭、挂名、跨专业的现象,失去了论文的正确意义。
          观点
          本末倒置危害多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主张对现有职称论文设置“坚决取消”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一“阵营”中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回归职业本质的需要。“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医生评职称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临床经验,而不应是论文,在一定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再谈论文,现在的做法是本末倒置。
          从源头砍断论文经济腐败利益链。“取消职称论文,学术期刊至少死掉一半,谁还愿意出‘版面费’?逼他们真正做点传播高质量学术观点和前沿技术的事儿!论文枪手这个灰色职业因为无利可图也会自然消亡。
          不以论文论英雄,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现实中,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探索:湖北大学赵柏树老师任副教授17年,一直承担专业基础课教学,连续10个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均为优秀,多年获评该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终于不需要凭论文晋升教授。
          说法
          不必因噎废食矫枉过正
          不少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前职称评审中的种种弊端,但不赞成“取消了之”。他们认为,论文要求本身是积极的,关键现在是评审制度出了问题,应立足于制度完善,而不是取消。
          同济大学副校长葛均波院士说:“要一分为二看待,国家科技创新工程需要鼓励研究、需要高水平的论文、需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大多数高水平的教师、医生会对自己的领域进行研究、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关键是不能唯SCI,将论文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采访中,多位人士指出: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论文也是衡量职业素养的一个指标,如果与其他因素加在一起综合考量,还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
          如何科学合理地纠正“唯论文化”的倾向?
          一些专家提出,比如医生,职称评审应该分三大块,并赋予不同权重的分值,临床实践占50%,教学、传帮带占25%,论文科研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