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姑娘结缘木卡姆 用维吾尔语倾情演唱(图)
当金发的美籍留学生伊莉丝·安德尔森站在“丝绸之路好声音”的舞台上,所有观众都认为她会唱美国民谣。她却用地道的维吾尔语唱出了民歌《晚霞》和十二木卡姆第四篇章选段。
伊莉丝在“丝绸之路好声音”现场(视频截图)。
在这场半个月前的比赛中,伊莉丝的演唱持续了18分钟。她时而悠扬,时而犹如戈壁风沙的粗粝曲调赢得现场观众和4位评委长达15秒钟的掌声。
在自我介绍环节中,伊莉丝全程使用维吾尔语跟现场评委进行对话。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穿着少数民族服饰参赛时,伊莉丝用维吾尔俗语“入乡随俗,入水齐腰”做出了回应。
夏令营,撞见新疆音乐
1月4日下午,记者通过QQ联系到已经回美国的伊莉丝。
伊莉丝说,她这次是回俄克拉荷马州的家度假的,一月中旬她将回到新疆艺术学院,继续学习研究木卡姆。
伊莉丝的QQ个性签名是维吾尔语的座右铭“问的越多你就知道的越多,不开口你将一无所知” 。她表示,自己还有一个维吾尔名字叫娜扎开提,意为美丽、端庄、优雅的女性。
伊莉丝的新疆情结还要从10年前说起。那年来疆参加留学生夏令营的她,第一次在乌鲁木齐听到木卡姆。
“当时根本听不懂歌手在唱什么,但那个旋律打动了我。”伊莉丝说,也正是那次夏令营之旅,让她对新疆音乐和文化产生了兴趣。
学习地域文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语言。回到美国伊莉丝通过朋友结识了中国维吾尔族留学生,通过他们的帮助和介绍,系统学习了维吾尔语。
“维语的语法太复杂了,学到动词变格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晕了。”伊莉丝笑称,但是因为兴趣,她还是坚持学习了三年,期间学会了维吾尔语的文字写法,也看了很多维吾尔名著。她在美国论坛上发表的《一个美国人眼里的维吾尔》,也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
大学期间学习医学专业的伊莉丝,还选修了音乐专业。主攻歌剧和爵士乐,在音乐领域颇有一番研究。2013年夏天,正在攻读博士的伊莉丝来到新疆艺术学院,学习研究木卡姆音乐。
“我感觉自己搞研究的时间太长,都已经不会唱歌了。所以,报名参加了‘丝绸之路好声音’。”伊莉丝说,我的亲人也在网上看到了比赛,他们听不懂歌词,但是很为我自豪。
背着弹拨尔的“娜扎开提”
事实上,已经来疆一年半的伊莉丝,能够熟练的读写维吾尔语、汉语,还能弹奏不少新疆的少数民族乐器。对于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师生来说,伊莉丝扎着小辫,背着弹拨尔琴辗转于音乐系木卡姆相关课堂的身影并不陌生。
1月4日,记者在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与麦西来普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伊莉丝的乐理老师吐尔洪·司拉吉丁。作为音乐系的副教授,吐尔洪教了16年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理论。
伊莉丝给吐尔洪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是去年9月,她的维语说得非常地道,言语间还时不时穿插着一些俗语。”吐尔洪说:“当时伊莉丝主动找到他的办公室,谈了很多她对木卡姆的理解和看法,并希望可以旁听我的木卡姆乐理课程,我一口就答应了。”在吐尔洪的印象里,课堂上伊莉丝敲键盘记笔记的“哒哒”声总是响个不停。
音乐系的木卡姆演唱教师艾买提·买买提介绍:来疆一年半的伊莉丝转遍南北疆。与木卡姆爱好者和艺术家交流,为她的博士论文收集素材。
“滴水能穿石,溪水汇成河”在采访接近尾声时,伊莉丝通过QQ给记者发来这句维吾尔谚语。她说,学习知识需要耐心,一点一点来,她也正在这么做。关于毕业后的打算,她有两个计划:毕业后她想在新疆开一间文化公司,或者干脆回到现在在英国攻读博士的大学任教,将新疆的民俗文化介绍给更多的外国人。虽然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但她希望,在学成了木卡姆艺术之后,还能有机会去中国的其他城市,感受各式各样的文化。 (古丽米娜·依力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