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下降或引发三次物种大灭绝

10.11.2015  13:00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海水中硒的浓度在3次地球最大规模灭绝事件来临之前出现大幅下降。而在当前海洋食物链的底端,硒是很多生物体的关键成分。

  研究人员分析了上百个富含碳的页岩样品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浓度。这些页岩沉积在过去35亿年间包围古代大陆的缺氧海洋区域中。他们发现,在发生于奥陶纪、泥盆纪和三叠纪末期(约分别为4.43亿年前、3.71亿年前、2.01亿年前)的灭绝事件到来之前的间隔中,只有硒的浓度陡然下降。在一些灭绝前的间隔中,海水中的硒浓度下降到不到现代含量的1%。研究人员将在最新一期的《冈瓦纳研究》杂志上报告这些成果。

  对于很多生命体来说,从食物链底端吸收阳光的浮游植物到最终依赖它们的脊椎动物,比如图中所示的海洋爬行动物鸥龙(在约2.01亿年前和很多其他物种一起灭绝),硒是某些酶和蛋白的关键部分。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可利用的硒元素大幅下降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灾难性影响,并可能由此导致了大范围的物种灭绝,或者至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研究人员表示,硒浓度最初的下降可能是由大气氧的减少引发的。大气氧减缓了来自陆地岩石的硒和其他元素被侵蚀。随后,伴随着海水和大气氧中的硒含量均出现下降,这种效应可能有了滚雪球式的增长。来自岩石的其他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这些大规模灭绝事件到来前和发生期间,浮游植物产生的大量气体——氧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出现大幅下降,并且在大规模灭绝发生后的很长时间里才得以恢复。
 

图片来源:Universal Images Group/DeAgostini/A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