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成立环保警务室查尾气 民警进驻机动车排管中心,一招解决路检难题
本报讯记者徐小怗 见习记者汤景茹 王莎 通讯员李刚南京报道 你是否在路边见过呼啸而过拉出“黑色礼炮”的机动车?是否见过本应报废的黄标车“大摇大摆”的在禁区内行驶?为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江苏省南京市环保局近日与市公安交管局联动执法,由市公安交管局派出民警进驻机动车排管中心成立“环保警务室”,拉开了环保、公安两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的序幕。
前不久,南京市环保警务室首次开展道路执法,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位于限行区域内的城南路检点,这个路检点位于大明路与宁溧路交叉口。
据这里的机动车排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来了两个小时,共抽查到9辆违反机动车环保法规的车辆,其中5辆车虽然有环保标志,但检测出尾气不合格,另外有两辆闲置排气污染装置和两辆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交警沈警官解释道,“对于尾气不合格的车辆,交警会扣留行驶证,司机要在15日内维修车辆并前往相关部门复查,等拿到复查检测合格证明,司机再去公安交管部门拿回自己的行驶证。对于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无标车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将给予罚款100元和记3分的处罚。”
交警和环保两部门联合的最大优势在于强化了单一执法的力度和效果,联合执法打破了职能划分的限制,组合优势彰显,一并解决单个部门在执法中遇到的职能或者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难题。
沈警官告诉记者:“现在和环保部门的同事重点查处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环保不达标车辆和无环保合格标志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执法人员既可以随机设点对机动车辆进行检查,还能根据有奖举报信息,深入冒黑烟车辆所属单位进行检查。同时,对路上发现的此类车辆,执法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现场查处,执法的力度和强度都得到明显提升。
随着警务室工作的不断完善,将来会成为打击此类机动车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措施,将为南京市“蓝天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2014年,南京市各类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4.46万辆,其中汽车172.20万辆,2014年度新增机动车25.71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同比增长了14.28%。根据南京市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影响南京空气的重大污染源之一,而超标排放车辆对于南京空气造成的污染更是“推波助澜”。由于环保部门没有路面执法的权利,即便在路上看到冒黑烟车“招摇过市”也只能干瞪眼,因此环保部门在日常执法中便萌生了成立
环保警务室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并最终得以实现。
“我们成立的是专门针对机动车污染的环保警务室。”南京市机动车排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类似南京这种安排交警进驻警务室专职从事机动车污染执法工作的,在全国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