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五举措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今年博州农业局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农业投入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投入品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检、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加强对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指导,积极制修订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强化监管队伍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进展顺利。
一、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突出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局党组年初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由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办公室具体抓落实,各相关科室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协同配合,农产品整治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年终召开县市局长会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安排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对专项整治活动取得突出成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制定方案,有序推进。 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并下发了《自治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活动实施方案》(博州农发明电(【2014年】17号),以确保我州农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将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农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产品,以及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及克百威、氧乐果等限用农药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和重点对象。
三、强化宣传及培训,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氛围。 一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科技三下乡”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活动期间,全州设立咨询台24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200余人次。二是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执法文书制作、“三品一标”认证及标准化生产等培训,对农业执法、监管、检测人员进行培训,邀请自治区专家、自治州专家讲授“三品一标”认证、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管理及认证等内容,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机理论水平;三是对农资经营人员及种植户进行质量安全培训,提高自律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全州共培训农资经营人员536人次、种植户5648人次;四是对生产基地(企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对认证产品严格执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
四、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强化执法检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农资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市场检查、投诉举报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立案,严肃查处,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86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77人次,查处各类案件23起,涉案金额45.39万元,罚没款11.23万元;二是建立入户倒查摸排案件机制,加大对流动商贩的跟踪监管,在重点乡镇、村队开展入户倒查摸排,入户调查农资产品购入渠道,摸清产品来源,检查农资产品标签,对问题农资产品深入追查。走访农户76家,发现案件线索3条;三是推进检打联动机制,对投入品依法开展质量抽检,重点抽查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禁限用高毒农药成分,化肥产品有效成分与登记批准含量是否相符等,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环节,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抽检农药产品4个、化肥产品10个,抽检各类农作物种子样品113个,合格率达95.6%,对检出不合格产品立案查处;四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积极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施措施共议、资源共享、执法联动的合作监管。牵头组织全州联合执法检查2次,与工商局、公安局交流案件线索信息6条,共同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五、突出重点,认真开展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在春耕、三夏、秋收冬种等农资销售使用高峰期,重大节日等时间段,对种子、农药、肥料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今年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通知》,发布了博州十大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对种子生产企业监管、品种试验示范、经营主体备案登记、种子经营等做出明确规定。严查“未审先推、种子标签不规范、未按规定制作种子经营档案”等违法行为,净化种子市场。二是是以高毒农药为重点,开展农药专项整治。根据农时季节和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在春耕、三夏、秋季等农事季节开展农药市场执法检查,突出乡镇、村队级农药经销店的整治;加强高毒农药和禁限用农药监管和规范使用,以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周围区域为重点开展禁限用农药排查,严禁此区域销售高毒农药和禁限用农药。严厉打击在农药产品质量、产品标签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1—6月,共查处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销店3家,没收过期农药4.7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