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沟区原创儿童剧《三人行》首演
孩子们争着看管给妈妈准备的礼物(记者蒋晓摄)
新疆网讯(记者史漓莎)阿帕收养了10个孤儿,她的生日到了,孩子们自编节目为她庆生;地震中失去母亲的盲女小雪在养父和哥哥的关爱下成长……
9月27日,水磨沟区原创民族团结主题儿童剧《三人行》首演,四所学校的800名小学生现场观看。这部投入近30万元创作的儿童剧,将在该区22所中小学展演。
《三人行》以阿帕、大大、阿迪·艾沙为主线,将阿帕和大大两个维吾尔族居民收养各族孤儿,维吾尔族工人阿迪·艾沙与工友、邻居团结互助的故事,串联成三个板块,用生活的画面,平实的语言讲述凡人传承民族团结精神的故事。创作取材现实人物,以孩子的视角诠释民族团结。
融情脉络打动人心
大雪夜阿帕背着孩子就医冻伤脚;得知盲女小雪的母亲在地震时为了救人而死,小雪和养父、哥哥抱在一起等不少感人画面,让小观众们流下了眼泪。
市8小四年级学生牛志远说:“看到10个孩子给阿帕过生日凑钱买蛋糕那段儿,特别感动,我想以后我也要和身边的各族小朋友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
50分钟的儿童剧散场后,观众们对剧情的讨论和反馈,让创作者感到欣慰。
主创人之一,乌鲁木齐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子说,与一般儿童剧相比,《三人行》没有选用魔幻和童话题材,选用现实题材完成舞台再现,给创作编排提出更高要求。
《三人行》2013年12月开始创作,经历了4次修改,10次演员更换,到2014年4月台本最终确定,经过近半年的编排最终搬上舞台。参加演出的27名演员都是来自辖区机关单位、街道社区的职工和学校的老师学生。
阿帕的扮演者赵欢欢是市77小的教师,她说,《三人行》招募演员时,她被剧本深深吸引,人物原型来自真实生活,平凡又真实,演绎时也更容易投入情感。
“孩子难以接受教条刻板的宣传方式,要赢得孩子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真实故事表达真实情感,用‘真’对应孩子的‘纯’, 解码成人语言,加入生动的舞台表现,让孩子们感受自然而然的温情,就已足够。”魏子说。
故事中体会民族大爱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上说:“鼓励孩子与不同民族的孩子交朋友、当伙伴,在孩子心中播下民族大爱的种子。”
近年来,水磨沟区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方面,开展了许多主题活动,如:“阿迪·艾沙”民族团结事迹演讲比赛,民族团结故事社区宣讲,民族服饰大赛等,儿童剧《三人行》则是在孩子中开展融情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成为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有效载体。
水磨沟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付红梅说:“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对未成年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希望用孩子最易接受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感受民族大爱,在潜移默化中与各族孩子建立友谊,最终达到民族团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