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优秀毕业生工作纪实:我爱新疆 我是新疆的代言人
来自内地的大学生们在培训期间阅读自己办的报纸《热土周刊》。
沙漠、荒凉、落后、不安定,甚至将骑马视为交通工具,在内地人的眼里,对于新疆的认识或许只停留在电视电影与新闻画面中,片面而偏颇。
“天上有雪松,绿洲有白杨,戈壁有红柳,沙漠有胡杨。”这是来自湖南大学生许洪志初到新疆时,对于新疆美景的简单概括。
据了解,2014年7月初至2015年12月的一年多时间里,有这样一些内地高校大学生踏上了“来新疆”、“到农村”、“服务基层”之路。目前,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阿克苏地区四地的各个县市区、乡镇、村(居)委会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经过在南疆一年多的生活和工作,如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以每个人为一扇窗口,向外界宣传着新疆、展示着新疆,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新疆代言人。
新疆文化的传播使者
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绝大多数第一次来新疆的他们,身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少不了要向家里介绍自己的生活情况。每天给爸妈打一个电话,是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副乡长孙伟每天的必做工作。
孙伟说:“我几乎每天都跟他们通电话,视频聊天,把我这里的风景拍下来发给他们。时间长了,对于新疆,爸妈也像我一样由最初的好奇慢慢变成了喜欢。”
如孙伟一样,阿瓦提县阿瓦提镇胜利社区的唐冠林也用自己的方式向身边的朋友介绍着新疆。打开唐冠林的电脑、QQ空间及微信朋友圈,只见天山天池、伊犁河畔、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等一幅幅新疆美景图片跃入眼帘。一年多来,唐冠林将新疆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奇闻趣事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并通过网络平台不间断地进行推送,引来很多人的围观。
去年他拍摄了“新疆的第一场雪”系列照片传至QQ空间后,获得了一千多次点赞,上百次转发,这让他很高兴。用唐冠林的话说,我就是一位将新疆景色、美食带给内地朋友的使者。
“有时候可能是一张图片,一段小视频,我会以我的方式告诉我身边的朋友,新疆的太阳几点升起,我会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上发布我的工作状态,从一些小细节让内地的亲朋好友开始慢慢了解新疆。这一年来,我寄回去了五大桶阿瓦提的木塞莱斯(一种南疆农家的自酿酒)以及新疆的核桃、红枣,内地的朋友们通过我也了解了更多新疆的瓜果,而不仅仅只是知道吐鲁番的葡萄。”说到新疆的点滴,唐冠林总是引以为豪。
在库车县牙哈镇工作的湖南籍大学生唐胜波来疆一年多,接到内地同学、朋友最多的电话就是咨询新疆旅游。唐胜波还清楚地记得,去年临行前,身边的亲朋好友还对他的西行充满了担心,包括自己也心存顾虑。“而当我真正从千里之外来到新疆乌鲁木齐、来到南疆时却发现,这里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新疆很好,这里是安定的、团结的。”唐胜波说。
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新疆
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工作的杨志勇,利用新媒体手段,记录着自己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杨志勇说:“我们创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名为《青春梦 南疆行》,这是我们的一个精神家园。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记录我们的青春,同时,也向外界展示新疆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传播正能量。”
一年来,从湖南、山东等地来疆的内地大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宣传平台——“青春梦南疆行”微信公众平台,在这里记录了内地大学生赴疆工作奉献青春、扎根边疆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喀什印象》、《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和田》、《为什么我要来新疆》、《小巷总理》等图文并茂的文章正在向更多的人介绍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新疆。
在微信里搜索“万方乐奏”公众号,打开之后看到这样的介绍,这里有最真最淳朴的民风,更有一群扎根南疆和田的热血青年,他们用青春无悔描绘梦想,用责任担当刻写使命!《万方乐奏》同《青春梦 南疆行》一样,是他们自己经营的一方绿地,现已经聚集了20000多个用户,每天推送有关和田的资讯和他们自己的心灵札记。
此外,这些大学生们还自主办起了报纸,取名《热土周刊》。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地州新闻、校园资讯都见诸报端、寄托着他们对这片热土的情感和期望。来自河南的许治博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想若干年后,你要问我故乡是哪里,我会坚定的说是新疆。
新疆生活成艺术创作素材
拥有双学士学位的河南姑娘尤斐在大学期间主攻油画专业,她画的沙漠、胡杨等风情浓郁的油画整齐摆放在教学楼门口,常常吸引路人驻足。在她的微信、微博上,和田的美景、美食、风土人情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以及她绘画时的创作素材。
尤斐说:“我时常一个人背着画板去写生,新疆有像沙漠、胡杨、雪山、草原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以及浓郁的多民族文化,我很想用我手中的画笔把新疆的每一处景色都记录下来,也很想通过我的画将新疆的美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内地朋友看到。”
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唐建平同尤斐一样热爱创作,只不过他的创作方式是拍电影。热爱戏剧影视的他,一直以来的心愿是完成一部关于新疆的纪录片。唐建平说:“新疆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拍摄纪录片及电影很有优势。但是目前我了解的关于新疆的纪录片很少,所以我想借着在新疆基层工作的机会,多深入百姓生活中,以一个传媒人和电影人的角色反映新疆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唐建平说:“来新疆之后,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这一群人还在不约而同的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宣传新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真实的新疆宣传出去。”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很多来疆内地大学生将自己的微信、QQ昵称用维吾尔语改成了艾山江、阿依仙木、热娜古丽等名字,以此表达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推介新疆、宣传新疆,将男女朋友甚至家人感召来新疆,融入共圆祖国梦想大潮中……如何做一个讲好新疆故事的“好古丽”、“好巴郎”,每个人都在自愿争做新疆的代言人。
来自内地的大学生们开心地阅读着《热土周刊》上刊登的文章。加尔肯•依马曼德 摄
来自河南的尤斐将新疆的沙漠、胡杨等元素画成油画展示出来,吸引了众多大学生驻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