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残疾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07.2015  15:39

残疾人是社会中非常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残疾人社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很多问题。现就本人对残疾人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残疾人工作面临的问题

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普遍较差,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与健全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致残因素较多,救助压力不断增大。现阶段致残因素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由遗传、近亲结婚、早育或高龄孕育、营养不足等所致的先天残疾的人数较大。同时医源性残疾致听力残疾、胎儿娩出时损伤脑部造成致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残疾;交通事故、工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和各种疾病而致的残疾的数量逐年增加。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精神病人的数量增长幅度较大。繁杂的致残因素难以消除,使残疾人口总量难以控制,使救助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救助需求,残疾人救助任重道远。

(二)弱弱结合婚配导致一户多残,改善贫困状况十分困难。由于受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制约,残疾人弱弱结合的婚配较多,一户多残、后代残的特殊家庭。特别是一些智力残疾夫妻生下弱智子女,造成了一户全残家庭或一户多残家庭恶性循环的延续性贫困后果。这些家庭,靠自身能力根本没有脱贫的生机和希望。

(三)家庭供养矛盾突出,失去劳动和自理生活能力的一部分重度残疾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家庭供养矛盾是造成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供养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的家庭在原本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即要供养其生活、扶持其起居、还要承担其治病和康复的大量费用,长期拖累,致使经济拮据,抵御风险能力脆弱,供养能力降低,生活非常困难。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残疾人劳动能力偏弱,就业受限。由于生理上的弱势和身体上的残缺,残疾人大多没有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残疾人素质普遍较低,就业门路窄,就业方式单一,无法真正实现稳定就业。二是保障水平低。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地方财力的双重制约,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残疾人低保尚不能做到应保尽保。

        (五)残疾人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残疾人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康复及辅助器具需求得不到满足,绝大部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不到必要的康复治疗和训练。二是县级残联人员少,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乡(镇)场残联无编制、残联干事多为兼职和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人员担任,人员流动性大,残疾人工作需要熟悉辖区残疾人情况工作稳定人员担任。三是县级无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也无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不能满足智力、视力、听力言语残疾孩子特殊教育需要。四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志愿者服务等工作还需加强。

二、解决残疾人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残疾预防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优生的宣传教育,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增强优生意识。做好婚检孕检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进行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遗传性痴呆和其他残疾的发生,确保优生优育;开展产前诊断,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及时矫正先天性残疾;提高医护工作质量和医疗水平,减少药物副作用,减少医源性残疾的发生;对不应、不宜、应延期婚育的对象,应加强教育和指导。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工作,努力减少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稳定的残疾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残联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要积极与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通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爱心捐助和社会捐赠活动。

(三)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把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范围,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一是推动残疾人扶贫工作。将残疾人扶贫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扶贫规划,统筹安排。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及餐饮等。二是全面落实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针对残疾人生活和生存状况的突出问题,建议充分考虑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求,积极调整社会保障政策,制定有效措施,相对集中一部分财力,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人采取特殊救助措施,实行分类施保施救。要对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家庭的残疾人给予重点保障,实行不计算家庭收入全额纳入低保。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法定抚养义务人丧失抚养能力的重度残疾人,要按照“五保户”供养规定优先予以供养、救济。三是帮助更多贫困残疾人实现“居有其所”愿望,尤其在农村危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建设中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

(四)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残疾人康复和医疗救助工作。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整合康复医疗服务资源,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在乡镇医院建立康复站,配备安全、科学、经济、实用的康复训练器材,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对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基层康复人员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使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康复训练和治疗。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对纳入低保、五保的残疾人、一户多残的残疾家庭和重度残疾人缴纳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出资,解决他们看不起病的问题。二是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在鼓励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设置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三是发展特殊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积极争取落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编制;开展扶残助学项目,切实保障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四是切实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住建、发改等主管部门在改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时,使无障碍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道路和建筑物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应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将学校、医院、金融、邮政、通讯、商场、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列为重点改造单位。

                                                              (木垒县残联    桑会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