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县完整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24.12.2014  18:21

背景:2014年,昭苏县确定了全域旅游、全民兴旅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昭苏全域创5A级景区工作。

12月18日,记者从昭苏县景区管委会了解到,2014年,昭苏县以“伊犁国际旅游谷先行先试区”为契机,按照“全域旅游、全民兴旅”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累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6万人次,同比增长8.13%;实现旅游收入14965.4万元,同比增长15.31%,旅游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17亿元,夏塔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据昭苏县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昆灿介绍,自“昭苏全域5A级景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昭苏县成立了“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全域旅游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联络和沟通机制,组建了昭苏县全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整合旅游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牧歌风情旅行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智慧旅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国有旅游公司,全县旅游产业统一投资、经营、管理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旅游项目开发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最重要支撑。2014年,昭苏县完成了《夏特旅游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初审工作,启动了苏乎托海景区、中央湿地公园、青林松国际滑雪场等旅游专题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了旅游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景区控制性详规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等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完整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昭苏县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夏塔景区24公里内部旅游生态道路、入口服务区供水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内部装修、60米遮雨走廊和6个景点建设、标志系统、门禁围栏建设、沟口及景区内沿线的生态修复建设等工程。援疆资金投入近4000万元,用于旅游产业和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启动了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白马和乌孙山入口服务区建设等工作。阿合牙孜沟、水帘洞、格登碑景区大门等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

2014年,昭苏县旅游工作亮点还包括开启了全域智慧旅游之路。通过成立昭苏县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完成智慧旅游平台基本框架的搭建,手机APP客户端下载后能正常使用;设计了昭苏县全域旅游智能电子导览图,并将之与智慧旅游平台关联;建立了“昭苏全域旅游官方微信”和“昭苏全域旅游官方微博”,实现昭苏智慧旅游项目整体营销宣传。

目前,昭苏县旅游交通体系面貌也已焕然一新。在县乡道路、乡村道路已经形成“行政路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旅游观光专业道路。

在北部规划了连接康苏沟、鱼突尔沟、煤矿沟、小洪纳海沟、木斯沟的高山草原观光路线;在中部建设了连接夏塔景区、天马文化旅游产业园、太阳岛度假村、草原石人景区的旅游道路;在南部建设了连接加曼台草原、阿合牙孜沟、苏乎托海片区、阿克达拉次生林、巴拉克苏草原、圣佑庙景区的环形道路。

同时沿旅游环线在重要节点规划了27个停靠点,观光内容涵盖了油菜花海、草原、湿地、雪山等资源类型,使游客在昭苏“随心所欲地走,自由自在地看”。(汪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