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街道社区乔迁“旧居”还民生空间
人民网昌吉9月11日电(通讯员 石洪川 刘卫东)“腾退出的房屋去哪儿了?”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办事处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通过归并、化零为整、统一调配,将腾退的办公用房还给百姓用作便民服务中心,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秋节来临之际,打电话要求上门提供家政服务的老人明显增多。”笔者在毛纺厂社区新落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访时,该中心负责人丁丽萍说到。记者走进毛纺厂社区新落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1200平方米的原机关办公楼已经装修一新,生活照料、文化服务、医疗和精神文化慰藉等服务项目一应俱全。
北京南路办事处作为昌吉市一个拥有10万余人口的大街道也是人口数量最多的辖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机关办公人员分处在两栋相距几公里远的楼上办公。一栋是位于该辖区毛纺厂附近的90年代修建的1200平方米的大楼,一栋是位于延安南路上的建筑面积仅有500余平方米的80年代修建的老楼。今年初,该办事处面向群众征求“四风”问题及意见建议,多数调查对象反映在毛纺厂社区由于新建商住小区逐年增多,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少,办事极不方便。
“决策的科学性离不开对民意的倾听。”该党工委书记王洪霞说。根据民意问卷,北京南路办事处党工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决定把两栋办公楼腾出一栋,还空间给民众作为公益场所。这一想法很快引来了机关干部职工的反对,大家觉得本单位的办公场所并未超标并且比起其他单位的建筑要老旧的多,就是搬也要搬进大一些,条件好一些的那栋楼里去。通过几次召开班子会议、民主会议后,该党工委决定,办公楼不但要整合出一栋,并且要把大一些新一些的位于该市毛纺厂附近的那栋办公楼腾退出来,作为老百姓的公益性活动场所。
通过整合后,原来在毛纺厂社区办公楼里办公的司法、信访、劳动保障等部门一并合并到现在的办事处大厅集中办公。由于该单位一把手的身先士卒率先搬进了空间狭小的办公室,这一决定很快就得到了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该办事处宣传干事纪春燕告诉笔者,以前都是两三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现在经过整合后办公室人员增加了一倍,虽然拥挤了,但大家的工作效率并没有减。
感言:事实上,现在政府用于民生的资金在逐年增多,为群众建一座服务型场所,都可以被命名为民生工程。但北京南路办事处在解决民生项目上,并没有急于打报告要资金盲目投资搞建设,而是通过合理整合现有资源,还有利空间于民,不失为一种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昌吉市北京南路的“搬家”历程给其他基层部门也提了醒,办公地点的迁移,并非全是政府的事,决策的科学性离不开对民意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