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当医疗队 更当“授渔”人

24.11.2014  17:48

  援疆网讯 (特派记者 张炯强)危重新生儿呼吸救治技术、泌尿科显微镜下男科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口腔科人工种植牙技术……北上广一线城市的专业医师对于上述治疗术,早已轻车熟路,而在广袤的南疆地区,这些医术却一直是空白。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尿毒症患者、牙病患者们不得不远赴千万里之外求医,缺乏经济条件的,惟有放弃治疗。今年2月,一支来自上海的24人援疆医疗队改变了历史,他们不仅带来了高超的医术,更按“上海三甲”标准为南疆最大城市喀什带来了一座改造后的新医院——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从此,南疆的病患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称心的医院。

  血透标准高 医院声名扬

  长期以来,喀什二院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只是一家专科医院。上海援疆医疗总领队、新任喀什二院院长吴韬今年初刚上任,便定下一个目标:让二院脱胎换骨,以“上海三甲”标准,将其建成南疆医疗高地。

  三甲标准关键在人。24名走进二院的上海医生们来自20所著名的三甲医院,他们中有教授、副教授,个个都是医疗骨干。可是,吴韬却要求:“我们不是一支传统的医疗队,我们不仅要看好病、做好手术,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医疗理念带入二院。”

  来自仁济医院的顾乐怡主任来到喀什后调查发现,由于当地特殊的饮食习惯和水质状况,肾病患者很多,可喀什地区缺少血透医疗设备,许多尿毒症患者无奈只得远赴乌鲁木齐治疗。

  顾乐怡亲自主持,在二院建立了高标准血透室,并立下规矩:血透时间必须达到5小时;透析用水必须高标准;病人透析时,家属不得入内。血透室刚建,护士阿依莉姆害怕针头不准,起初面对病人时,心里压力极大。顾乐怡手把手教会阿依莉姆掌握透析技能,还鼓励她自信。如今,阿依莉姆与其他护士个个手法娴熟;病人们做完透析后,个个面色红润,状态良好。

  有几名患者原本不知道二院新开了血透室,而到乌鲁木齐治疗,乌鲁木齐的医生却告诉他们:“上海的医生就在你们喀什二院,那里的透析效果比我们好,你们为什么舍近求远?”患者来到二院一试,果然信服,二院的血透室开始声名远扬。

  团队合作紧 治疗水平升

  喀什地区人口近500万,但分布区域极广,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王来栓主任来到二院创建了新生儿科。半年多来,他带领新生儿科的同仁们开创性地开展一系列新技术,填补了多项南疆地区、喀什地区的空白。他说:“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里千分之二十的婴儿死亡率降下来,降一个、二个千分点,就是无数的生命啊。”

  喀什地处边境,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高发、手术率较低、死亡率较高。为此,上海胸科医院派出了知名专家叶伟主任赴喀什二院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科,心脏外科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因为一台手术的成功,需要术者、助手、体外循环师、重症监护师和护理人员的通力合作。初到喀什后,叶伟主任就立即对科室的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培训,梳理了心脏外科手术、麻醉仪器的运转情况,以保证后续心脏外科手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苏热亚,一名聪明可爱的维吾尔族小姑娘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已经十分危急。叶伟主任大胆决定为苏热亚实施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手术。麻醉科、手术室在新的理念下全力配合,叶伟亲自主刀,历时近3个小时,获得成功。这台手术,标志着二院的小儿先心病医疗救治水平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

  援疆九个月 新院见雏形

  作为这批上海医生的领头人,吴韬院长想得最多的是“援疆为什么?援疆做什么?援疆后留下什么?”令他欣慰的是,24名上海医生抵达喀什至今,仅9个多月时间,一座以“上海三甲”标准改建的新喀什二院已见雏形,创造了新的“上海速度”。“二院当地的医生们,观念也大为改观,现在,他们更重视医疗的质量、效率。”吴韬说,“24名上海医生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医术,更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

  目前,喀什二院正在构建重症医学科,结合喀什二院现有的硬件条件、人才状况和诊疗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气管切开术、面罩氧疗术、镇痛镇静术,电除颤复率术和心肺脑复苏术等ICU诊疗技术;与中山、华山、仁济等上海知名医院共建“七个中心”,包括:心血管内科喀什地区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喀什地区分中心等;开设复旦大学喀什二院研究生班,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当地60名临床、护理、管理方面的人才。

  “现在,二院的许多医疗技术超过了乌鲁木齐,与上海接轨。许多当地医生已经能很好地与上海医生配合。当我们上海医疗队离开的时候,希望在南疆留下一座高水准的医院,留下更多高水准的医护人员,这是我们全体上海援疆医生的梦想,也是援助工作的真正目的。”吴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