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速路上的“清道夫”

25.12.2014  12:53

  12月24日,在G30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养护工人艾山江·克里莫夫在捡拾一个从货车上掉落的车衣,一阵大风吹过将车衣鼓起。

        新疆网讯(记者马婷 黄杰敏摄影报道)从G30燕南立交桥出发,到盐湖收费站……12月24日10时许,艾山江·克里莫夫和同事阿布力孜·卡德尔开着皮卡车开始了一天的“清道夫”工作。

        “养护作业注意避让”一块黄底黑字的大牌挂在皮卡车上,敞开式后厢里放着简单的几样工具,警示锥桶、铁锹、扫帚、绳子、篷布和几块大石头。

        12月24日,记者跟随新疆乌鲁木齐公路管理局乌鲁木齐分局南郊养护站工作人员,体验高速公路上的保洁工作。

        拾垃圾暗藏危险

        38岁的艾山江·克里莫夫是养护站副站长,也是一名普通的养护工人,除了到特定时期要修补路面坑槽,现在的工作就是巡道、捡拾路上的垃圾。

        G30高速公路限速120码,皮卡车打开“闪爆灯”和“双闪”以40码的速度前行,“不能太快,太快就会遗漏垃圾,也不能太慢,太慢存在安全隐患。”艾山江说。

        突然,一个破纸箱出现在路中央,驾驶员阿布力孜将车停靠在路边,艾山江下车将警示锥桶放在车后约10米处,然后看了看远处的车,快速跑到路中央拿起纸箱往回跑。刚跑回来,就有两辆车从身边快速驶过。

        “小心!”记者喊道,艾山江摆了摆手说道,没事没事。

        艾山江说,他在这条路上干了3年多时间,起初捡垃圾时都很害怕,时间长了掌握了些技巧就不再害怕了。他将纸箱放在车后厢上,用准备好的石头压住,随后告诉记者,后厢准备的石头是专门压垃圾的。

        “前面护栏那有块木板子。”继续向前走,刚走不远艾山江就喊道。而记者直到近前才看出来,艾山江笑着说,干久了眼睛也犀利了,没有垃圾能逃过他的眼睛。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记者简单数了数,不到10公里的路就停车12次。捡到的东西有矿泉水瓶、塑料袋、篷布、木棍、木板、垃圾袋等等。

        啥天气都不能歇

        艾山江负责的是G30燕南立交桥到盐湖收费站60公里路程,每天早中晚巡道三次,一来一回每次巡道都需要三至四个小时。

        11时许,车辆行驶到新化铁路桥路段,此时车外的风力已达到6级,在马路中央分隔带上,一块约10米的篷布一头被风扬起,另一头缠绕在护栏上。

        记者跟随艾山江下车捡垃圾发现,在大风中前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迈一步都很吃力,走的同时还要注意过往车辆,而艾山江已经快速到达分隔带将篷布取下。

        “我们干这活,每一次都面临着危险。尤其是到了风吹雪和大雾天。”艾山江说,前不久的大雾天气,他在巡道时看到路上有一大块煤,下车去捡时,因为雾大险些被一辆车撞上。

        在路上,艾山江捡到一块石棉。“这东西如果不戴手套捡身上就会特别痒!”艾山江说,刚开始捡垃圾时,自己没有注意,好多次都惹得一身痒。

        当然在捡拾垃圾时,艾山江也没少受伤,常常被玻璃碴、木板划破,记者看到他的手上除了厚厚的老茧,满满的都是新伤和旧伤。

        平安夜里祈“平安

        11时30分,在G30新化发电站附近,一辆小轿车突然往右边打了一把方向,险些撞到旁边的护栏上。

        走进一看,原来地上有个被遗弃的塑料壶。“千万别小看这些垃圾,它们是高速公路上最大的安全隐患。”艾山江说,如果垃圾被风刮起吹到车上,很多司机就会乱打方向,因而造成事故。如果地面上有矿石、拉煤车司机没看见开上去,也会造成事故。

        在南郊养护站和艾山江一起的养护工人有25名,今年有5名工人因为受不了调了岗。艾山江的家里人也劝他换工作,但他认为,他守卫的是乌鲁木齐通往南疆的重要道路,保护好这里就是保护了交通要道,他感觉很光荣。

        “今天是平安夜,我希望在路上的司机们平安,也希望和我一样在危险边缘工作的人都能平平安安。”艾山江·克里莫夫说,希望来年车窗抛物能少一些,货车司机能将货物扎得再紧一些,这样大家就都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