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风物:莫合烟的燃情岁月

23.11.2014  12:50

  对于许多新疆人来说,莫合烟是一种熟悉的味道。递烟纸、撮烟粒、卷烟卷,一个细微动作便能勾起旧时记忆。循着烟味追索,与之对应的许是身边某位亲人,那种可将衣服熏染浓烈香气,搁置在并未褪色的时光里。

在乌鲁木齐龙泉街,西段北侧临街有个莫合烟摊,几个小隔断里铺满了黄绿掺杂的碎烟叶。一旁堆放着成打儿的烟纸和火柴。摊主乌提克尔·艾合买提年届花甲,他和妻子在此摆摊已十余年。

来来来,新新的叶子卷一个!”摊主很少招呼,而老顾客也都知道烟摊规矩,可随意试抽。停下匆匆脚步,不由自主地试抽。慢条斯理间,DIY 出一支烟,点燃深吸一口,眼睛微眯享受。

莫合烟因劲儿大备受各族人民喜爱

曾经 莫合烟在南北疆广泛种植

莫合烟,曾经堪称新疆的一大土特产。较之香烟,外表粗陋、气味浓烈。虽土得掉渣,却并非原产于本土,引种历史并不悠久。

莫合烟属黄花烟草,原产南美,后在西亚及苏联种植。成品莫合烟由烟草的茎和叶碾碎后掺和晾晒而成,外观呈颗粒状,较为粗糙。莫合烟如何传入新疆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清朝时期的锡伯族军人,将烟种植和烟草技术带到新疆伊犁;第二种,据传是一些俄国人流亡到新疆,将烟种移栽过来的;第三种,也是最为广泛认同的说法,认为是由归国华侨从苏联引进北疆种植的。据《新疆烟草志》记载,20世纪30年代,苏联华侨带回了莫合烟种子和栽培技术,开始在绥定(今霍城县)、伊宁等地种植,并用自制工具加工。随后,莫合烟又传播到南北疆各地,成为大众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