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22.12.2014  12:31

    新疆日报讯    

    与群众心贴心 为群众解烦忧

    2014年3月以来,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认真贯彻新疆党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决策部署,共选派了103名干部赴喀什地区疏勒县阿拉力乡、英阿瓦提乡的14个村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

    住村半年多来,政府办公厅住村工作组结合各自住村实际情况,在工作中紧密围绕新疆党委提出的转作风、增团结、促和谐、重民生、求稳定、强基层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六项任务,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入户走访、政策宣讲、动员宣传、慰问帮扶等工作,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一大批供电、供水、农资贷款等方面的民生实事。住村干部们用真心、真情为群众办实事、难事,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推动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扶贫帮困结对子

    2014年8月,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住英阿瓦提乡墩克什拉克村的住村干部得知,村里有7户村民的孩子分别考上了本科、大专、内高班和内初班,在替孩子们高兴之余,觉得这也是一个鼓励孩子努力上学、改变群众对子女教育陈旧认识的一个好机会。工作组经过商议后,拿出3500元对7名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慰问,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同时,对家长支持关心孩子学习,省吃俭用供养孩子上学的事迹进行了大力宣传。不仅是在墩克什拉克村,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在疏勒县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14个村里,各工作组对121名家庭困难学生(以2014年新录取大学生为主,覆盖已入校大学生和内高班、内初班及高中生)全部进行了走访慰问,给每名学生发放了不低于500元的慰问金,并为1名特别困难学生提供了学费资助。

    在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住村工作组在基层各族干部群众当中,广泛开展了扶贫帮困结对子、帮扶慰问以及家庭困难学生帮扶慰问活动。

    9月25日,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住阿拉力乡帕其桥喀村的住村干部李璇、郭凯群又一次来到她们的维吾尔族干妈巴哈尔古丽家里,看望老人家。两位住村干部认巴哈尔古丽为干妈的故事已经在疏勒县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佳话。各工作组采用从各组工作经费中支出一部分资金、各组成员个人支出一部分资金或提供家禽、电视机等少部分实物的方式,对14个村137户贫困农户进行了扶贫帮困结对子活动。

    同时,住村以来,各工作组对村里的“四老”人员、宗教人士、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等进行了多次慰问帮扶,为他们送去大米、清油、面粉等慰问品。在“六一”和暑假,各组还组织有关出版社、企业家组织和疆内爱心人士,开展一系列教育系统捐赠慰问活动,为阿拉力乡、英阿瓦提乡及各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捐赠了一大批图书、音像制品、教学用具、文具等物品,累计价值超过100万元。

    解决水电路难题

    7月,正值农作物生长季节,也是棉花浇水的关键时期,新疆移民局住阿拉力乡塔尕尔其艾日克村工作组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听到村民们焦虑地反映:“天气干旱,棉花正是开花的关键时期,水又浇不上了。”详细了解后得知,该村4组的一口机井因使用时间太久,电机等设备陈旧,致使无法正常抽水,部分农民的棉花地浇水又陷入紧张,个别村民为浇水还出现了争、抢、斗现象,用水困难成了村民的焦点。工作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工作组组长晓卡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与村委会干部协商解决办法,积极与县水利部门联系,请求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更换废旧电机等配套设备,2天时间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维修好的机井出水后,现场焦急的村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掌声雷动。

    住英阿瓦提乡托普恰克村工作组协调疏勒县电力公司,为托普恰克村更换了3台变压器,新增了2台变压器,解决了该村长期以来电压不稳、电力不足问题;第1工作组推进实施了阿拉力乡2个村之间10公里道路硬化工程,贯通了阿拉力乡4个村,已完工投入使用……

    在住村工作中,办公厅住村工作组干部为基层乡镇解决了大量供水、供电、道路灯方面的民生难题,使多年没有吃上自来水的村民家里装上了自来水,为多年用电得不到保障的村里解决了农业灌溉和生活用电,使多个村里有几十公分厚土的道路变成了柏油路,实施了危旧校舍改造,组织医疗队下村,为农民办理小额信贷,得到了基层各族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

    通过深入实地入户走访,各工作组对各村需要解决的民生实事进行了认真地梳理、分析,研究确定了涉及农业、水利、道路、医疗卫生、教育、村级阵地建设等方面的30余项惠民项目,并将其列入了新疆人民政府办公厅“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组2014年工作计划及2014—2016年工作规划,予以推进解决。

    认真化解排查矛盾纠纷

    在住村工作中,工作组遇到了部分村与相邻村、部分村内部村民小组之间因土地、用水等问题发生多起纠纷,群众对立情绪严重。工作组与村两委、村警务室干部一起,及时赶赴现场,安抚群众情绪,有效促使了紧张局面的化解,避免了事态的发展。

    入住阿拉力乡帕其桥喀村的第7工作组积极化解矛盾纠纷30多次,经常性帮助和协调村“两委”解决影响本村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突出问题,做到了及时化解,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阿拉力乡、英阿瓦提乡两乡之间因为历史原因,在长达三年时间里,为了30亩土地,发生了四、五次不同程度的的纠纷问题。第7工作组一进村,就碰上了村民与邻近村民因为土地发生纠纷的事。工作组及时与疏勒县政法委进行沟通,建议由县委、县政府负责领导出面,尽快协调县民政局、国土局以及发生矛盾两乡予以解决。

    在住村期间,各工作组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各村都有一些孤寡老人居住条件极差,且没有子女养老,还有一些群众长期患病没有得到治疗或没有治愈,导致因病返贫。对此,工作组积极协调解决这些特殊困难群众的住房、养老和疾病问题,为孤寡老人建帮困安居房,协调县乡对这些孤寡老人养老问题作了妥善处理。对于长期患病群众,工作组帮助他们申请享受大病救助、残疾人居家抚养等待遇,有效解决其困难,获得了广大村民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