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拯救“植物大熊猫”
一种生长了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植物在我们这个时代永远地消失了,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惋惜的事!
为提供公众的植物保护意识,2015年6月19日,新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举行。这些植物中的“大熊猫”对我们的生活究竟起着多大作用?目前新疆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现状如何,是怎么进行保护的?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料图)
新疆日报讯(记者岳燕云报道)
濒临灭绝不只是惋惜
“每一种植物,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价值。”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副主任张道远的一句话道出了植物存在的意义。
一种植物的濒危甚至消失,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仅意味着餐桌上少了一道菜,或者缺了一种滋补身体的药材,无足轻重,除了惋惜,不会有更多的失去之痛;而对于那些还没有走入人们生活的植物,它们是否存在就更引不起太多关注了。
可是,它们真的无足轻重吗?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未来科学很有可能发现某种植物的基因恰好是攻克某种疾病的关键。那一刻,很多生命期待它的挽救,可如果它已经不存在了,结果会怎样?”张道远说。
据统计,目前分布在新疆的植物种类中,仅新疆特有的就有1773种;这些名目繁多的植物种类,被人们认知的则少之甚少。
那些已被认知的植物中,多为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包括药材等。但近年来,受利益驱动,新疆部分药用植物遭遇滥采滥挖。“如果这些植物种类处于濒危状态,子孙后代的健康谁来守护?”张道远痛惜地说。
从整个生态系统来讲,植物的灭绝映射出其生存环境的恶化,生存环境的恶化将进一步破坏植被,植被的破坏必然导致荒漠化,这对于生态脆弱的新疆尤为严峻。
发菜是生长在新疆荒漠地区的一种植被,对保持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由于人们对野生发菜大肆采挖,严重破坏了生态。据报道,每采集100克的发菜,便会破坏相当于16个足球场面积的草原,使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这是造成沙尘暴的原因之一。
很多植物也是研究地球演变的“活化石”,被称之为“植物大熊猫”,沙冬青就是如此。据了解,新疆沙冬青主要分别在乌恰县的一个山坡上,是上白垩纪遗留植物,目前濒临灭绝。对它的保护,无疑对于研究地理学、古生物学和古地质学等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