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当代美术馆引本土艺术青年“走出去”
“时差模板”新广青年艺术交流展现场。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吴美漩摄影报道)第三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已经落幕,但其分会场的精彩活动却未曾停歇。11月25日,记者来到了新疆当代美术馆,和观众一起参观了“时差模板”新广青年艺术交流展,只见现场两层展厅内,集纳展示了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以及一些疆内地州艺术院校和广州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艺术青年的作品。
这些作品种类有油画、版画、国画和水彩画等,创作技法穿梭于传统、学院、当代、后现代等艺术领域,各有特点,各有美感,使观众被深深吸引。尤其在展览中,新疆本土艺术青年的作品和广州艺术青年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引人反思本土艺术青年如何取长补短,才能在艺术构思和创作上真正“走出去”,给新疆的文化艺术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夏提古丽·亚力昆,以系列作品《我做主》参展,只见画面的灰色背景上,呈现着几位维吾尔族青年女性的身影,似真似幻,看起来十分新颖。她说,得知新疆和广州举办了一个这样的艺术交流展,她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对于更新她的艺术构思,及时了解内地先进的创作技法很有帮助。
比如系列作品《我做主》,夏提古丽·亚力昆说,在创作它们的时候,她就借鉴了几年前去内地高校、美术馆观展收获的经验,更着重通过画面、构图去呈现当代维吾尔族年轻女性的精神世界。她说:“以前,内地来旅游的人看待新疆维吾尔族,主要看形,了解的是我们的花帽、艾德莱斯绸等外表上呈现的东西,现在,我想通过我的画来表现当代维吾尔族女性的精神世界和时代感,让人们看到,在现代化生活下成长起来的维吾尔族女性更为丰富的内在。”
同样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德德玛,以作品《我的梦之二》、《爱的礼物》等参展,只见画面设色大胆,描绘的虽然是民族人物和花卉等传统题材,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她说,新疆和广州举办这样的艺术交流展,有助于新疆缩小和内地在文化艺术上的差距。一方面广州艺术青年可以汲取新疆在地理、人文方面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新疆艺术青年也可以打破地理位置局限,汲取广州艺术青年身处大都市、外部信息更多、创作技法多样的长处。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期间,新疆当代美术馆还与策展方之一的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签订了《新疆当代美术馆与广州美院大学城美术馆艺术交流合作协议》,明确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合作,加强两地艺术青年的深入交流。
新疆当代美术馆馆长宋青松说,近两年美术馆、艺术馆在新疆发展很快,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营造了新疆文化艺术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但美术馆和艺术馆如何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强自己侧重的领域,却是一个问题。此次新疆当代美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办展览后,又开展合作,就是要搭建一个长期的艺术交流平台,一是加强两地艺术青年在艺术创作和学术交流上的互动,二是通过美术馆之间的合作,来提升两地高校的艺术教育,三是将来可能做一个驻留计划,选派广州优秀的艺术青年来新疆采风创作,同时,也挑选新疆有潜质的艺术青年,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到广州做一些艺术交流,让本土艺术青年真正“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