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呼图壁:群众文化风生水起

09.07.2015  18:32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冬妹报道)“过去我们搞一场大型演出,从选演员、编排到服装道具,要忙两三个月,一年顶多搞三四场大型演出,还忙得团团转。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开办‘百姓舞台文艺周末’活动,让各文艺团体自己负责,20多场大型演出很轻松就完成了!”呼图壁县文广局局长程勇告诉记者,做强群众文化、转变文化活动运作模式,让群众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源头活水,有了成长的动力。

    6月27日,新疆呼图壁县老文化馆不大的空间里有4个民间文艺团体在紧张排练:县文化馆笑笑艺术团在排练新疆曲子《呼图壁春城换新颜》、二十里店镇头工村农民在排练曲子剧《阿同汗》、两个小姑娘在老师的伴奏下练习传统小曲子《卖水》,还有一拨要排练现代歌舞。程勇告诉记者,参加文艺排演的人太多,老文化馆的时间表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不过,3800平方米的新文化馆内部装修已经完工,估计8月可以投入使用,“新馆按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有舞蹈、戏曲等功能教室24个,到时候就不愁场地了!”说到这里,程勇有些兴奋。

    呼图壁县将新疆曲子作为县域文化品牌,从2012年起每年举办新疆曲子文化节,“第一届主要参与者限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届上升到自治区层面,去年参演参会的有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今年7月22日是第四届,想把影响扩大到全国范围。”呼图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友仁说,要把新疆曲子文化品牌做实、做精。2014年,呼图壁县专门派出摄制组,拍摄专题片“百年曲子丝路行”,跑了陕、甘、青、新4省区19个县市,行程上万公里。呼图壁已被自治区命名为新疆曲子传承基地。“现在曲子爱好者从老年人向中青年、少年发展,为推动新疆曲子创新发展,去年呼图壁将新疆曲子列为学校校本课程。”即将开建的5000平方米丝路曲子博物馆,目前选址完毕,进入规划阶段。

    呼图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累计投入近4亿元,实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游泳馆和剧院、奥斯卡影城、体育主题公园的“一场六馆三院(园)”建设,投入5000余万元改扩建村、社区文化中心,为全县55个村每村拨付1万元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有了硬件设施要解决谁来活动的问题。从2012年起,呼图壁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文化作品创作、基层文化带头人及协会、社团演出表彰奖励和补助,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和文化志愿者活跃在社区乡村,创作文艺作品开展演出,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力军。2014年,文化奖补资金增加到300万元,目前呼图壁有业余民间团队53个,文艺人才及爱好者3100人;体育协会15个,500人;基层民间文艺人才260人。

    为进一步激活群众文化活动,呼图壁由政府主导开展文化活动向政府引导、社会化参与运作转变,两年来社会团体及文化传媒、演艺公司已举办20多场高规格文化演出和体育赛事,奥斯卡影城2014年元月运营以来收入30多万元。由政府当主角办文化活动向民间文体团体自我管理、当主角转变。

    文化馆笑笑艺术团团长、退休教师杨钟红告诉记者,艺术团2012年成立时只有16人,只能表演舞蹈和歌曲;如今已有40人,培养出了自己的主持人、创作人员,今年新成立了6人乐队。去年一年演出50多场,有专场还有配合演出。“‘百姓舞台文艺周末’中我们演了2个专场,每场1000多人的座位满满当当。90分钟的节目包括情景剧、三句半、快板、歌舞、小品,演出从报幕、串场到节目编排、服装全都自己来,过瘾!”杨钟红说。因为有文化馆专业老师指导,笑笑艺术团得到大众广泛认可,2014年他们得到政府扶持奖励金4万元,今年又获得2.5万元。钱拿来做了什么?杨钟红说:“买音响、道具、服装,以前自己凑钱,现在下乡都自己带着灯光和音响,演出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