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名片闪亮十三冬
亚心网讯(记者张云梅)1月,在这个雪花飘飞的日子里,新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他们中有领队,有运动健儿,有裁判员,有媒体记者,有演员。
他们中有的是第一次来新疆,有的是新疆的老朋友。但无论是什么身份、来过几次,在他们眼里,新疆都焕发着迷人的魅力。在这片热土上,他们被一张张闪亮的新疆名片所吸引、所折服。
美丽,新疆天蓝雪白人更亲
湛蓝的天空下,洁白的雪像个顽皮的孩子,不断变换着角度反射出太阳的光芒,直晃人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一丝甜甜的味道沁人心脾。站在位于乌鲁木齐南山的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向外张望,一种莫名的兴奋油然而生。
是的,这就是新疆冬季的魅力,它征服了许多游客,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的珍藏。
“我去过国内很多地方,要论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新疆一定是排第一的!”1月17日,白刚和朋友在乌鲁木齐照了很多张雪景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不停地发着。
白刚是从甘肃平凉出差到乌鲁木齐的。他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第一次出差来新疆就碰上了冬运会,让他觉得这个冬季来新疆不虚此行。“新疆有着极为罕见的冰雪资源。这次来新疆能看到并体验冰雪娱乐项目,内地的朋友都很羡慕我。”白刚说。
香港女子冰球队运动员钱佩诗去过很多国家和城市,参加过各种冰球比赛,这次是她第一次来到新疆。“新疆非常美,我看到了美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大地,还有这些高档次的冰上运动场馆,感受到了新疆的勃勃生机和新疆同胞为这次赛事付出的辛勤努力。”钱佩诗说。
除了蓝天白雪带来的震撼外,新疆人的热情无疑给远方的客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鄂尔多斯市短道速滑运动员蔡宏旭就被新疆观众的热情和文明感动着。他说,新疆观众不仅只在新疆运动员出场时助威呐喊,在其他省市的运动员上场时,也表现得很热情。“我看得出来,新疆观众热情友善,对冰雪运动也充满了喜爱。”
其实,蔡宏旭从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下飞机开始,就感受到了新疆人的热情好客:志愿者温馨的服务、安保人员贴心的提示都让他有一种回到家的温暖。“新疆人把东道主的主人翁精神和好客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蔡宏旭说,“新疆人的热情、友善感动了我。”
惊叹,新疆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对于曾经来过新疆的客人来说,现在的新疆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新疆的变化太大了!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央的亲切关怀、国家部委、19个援疆省市的无私支援,再加上新疆人的自强不息,在短短几年间,新疆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疆人的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
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部副主任毕然是第二次来新疆采访。他第一次到新疆是1997年的夏天,那次他是来采访自行车赛。那次,选手们从乌鲁木齐出发,骑经不同赛段到达库尔勒市再返回乌鲁木齐。“还记得那时候新疆的路况很不好,一路颠簸,我们的采访旅程很累,但也很开心。”毕然说。
去年9月,毕然再次来到乌鲁木齐,为中央电视台的十三冬报道做前期准备工作,这时的乌鲁木齐在他眼里已然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我感觉借十三冬之力,新疆的冰雪运动会快速发展,地理优势会让新疆成为中国体育国际交流的重要省区。”毕然说。
全国花样滑冰冠军张悦曾在2008年到乌鲁木齐参加过一次冰雪嘉年华活动,这次再到乌鲁木齐,她连连惊呼:“乌鲁木齐的变化太大了,现在如此繁华、时尚。”
张悦很喜爱新疆,她说:“对于大美新疆我一直很期待再来,接到参加十三冬开幕式演出的邀请后我特别开心,十三冬让我与新疆重逢,我又可以吃到新疆的美食了。”
机遇,新疆体育事业大有可为
许多人认为,借助举办十三冬这个机遇,新疆体育事业将大有可为。
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副领队单戈说,新疆的滑雪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雪质较好,赛道设计符合国际比赛标准,最让他难忘的是这里温暖适宜的环境温度,运动员可以轻装上阵自由发挥,这对于空中技巧选手来说尤其宝贵。“未来我们也将把这里作为重要的训练基地,为新疆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单戈说。
冰壶裁判国梁对新疆的冰壶场馆赞许有加:“冰壶运动要从娃娃抓起。新疆现在已经有了这样一流的冰壶场地,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了,下一步可以送教师出去培养,或者通过一定举措吸引专业教师来,这样几年后,新疆就能够拥有更多更好的冰壶队。”
电视直播效果的好坏对传播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事业也至关重要。陈晨是中央电视台直播车技术指导,他认为,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已经完全符合他们的直播需求。“直播车的停车位、信号通道、电源、架线以及评论员的位置等都能满足我们的直播需求,这座场馆建设得也很漂亮,画面效果很好。”陈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