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疆两会之大家谈:医院过度检查咋治呢?

20.01.2015  10:19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有钱得了病,一把回到解放前……

2009年,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5年来,人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成就,感受到了新医改带来的好处,如新疆医保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医保水平不断提高;公立医疗机构遍布城乡,民众就医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公立医院改革开始破冰;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开始实施;民营医院快速发展……

但民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解,除了“以药养医”体制还未根本改变外,过度检查带来的医疗费用激增,也被民众广泛诟病。

钱是一张一张地赚,看病时却是一捆一捆地花。”这是不少患者的心声。据统计,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医疗费用,相当于一生医疗费用的80%,那么除了虚高的药价,过度检查在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又应该如何遏制呢?

处方签 过度检查屡禁不止缘于团体利益

过度检查,在医疗行业中,甚至在全社会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之所以屡禁不止,还是缘于集团利益。为了防止既得利益的流失,他们会以种种的理由和方式来证实自己的权威以及检查的必要性。但是老百姓和医生之间,在医疗诊断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等,作为患者,无法判断医生的检查项目是否合规,即使心存疑虑常常也是不得不顺从。

目前的重点,首先是加强医风医德的建设,提升医生对医德的重视。

其次是要对他们的检查进行规范,并设立惩处机制,不时组织专家组进行检查审核,如果一旦发现过度检查,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医师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新疆区委会主委(厅长级),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

处方签 20年前胃癌诊断只需440元,现在呢?

20年前,胃癌诊断只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需要2830元,如果运用最高端诊断技术,所需的花费则上升至8000元到1万元。同时,胃癌的化疗从20年前的每人次平均100元已提高到现在的15050元,增长了150倍。虽然诊断的精度提高了,化疗的副作用减轻了,但调查显示,胃癌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

2010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的一种肿瘤生物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统计学结果显示,该药物只能延长病人4.1个月的生存寿命,却要付出约合人民币30万元的高昂代价。

在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没有显著提高的同时,医疗费用却呈现了百倍的增长,这其中大处方、过度检查,差不多各占半壁江山。

医师 一名在首府某三甲医院任职的援疆专家

处方签 大处方、重复检查致看病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赤脚医生和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曾经是世界典范,对国际初级卫生保健理念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今,大家的关注点都是药费如何如何,确实,药费在医疗总费用中所占比例约为一半,而不少由政府招标、统一购进的基本药物,实则高于市场价的40%-50%,这个问题确实亟待解决。

但也不能忽略,占据医疗总费用的另一半则是反复检查和化验治疗等费用,这如何规范也是政策需要考虑的。

如今,医院一边喊财政拨款不到位,药品零差价难以实行,医改难以推进,一边又是高楼拔地而起,设备动辄千万,这都是钱惹的祸。大处方、重复检查,仍是决定看病贵的主要因素,且并未消减。

医师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行业负责人

处方签 哪些检查不需做,患者怎知道?

到了医院,我们就想把病看好,至于哪些检查该做、哪些检查不该做,我们哪里知道。前段时间我父亲因疝气入院,医生大概询问了下病情,就让住院准备手术,开了一堆的检查单,包括胸片、CT、核磁、血液、心电图等各项检查。

后来我在医院碰到了大学同学,他帮我联系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看了下我父亲的病情和检查单,边摇头边说:“检查单谁给你开的?这个手术不需要做这些检查。”随即抽掉了CT和核磁的检查单。

如果不是这位医生,又或者不是熟人介绍,这些检查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做了。只要是对我父亲好,只要是医生说有必要的,我们绝对不会怀疑。但是这次经历却让我有些失望。我相信有好的医生、负责的医生,但切实为患者着想的医生又有多少?

医师 家住乌市北京路附近的市民王宇翰

处方签 大多数检查还是有必要的

不是说过度检查不存在,但是情况很少,大部分医生都很有医德,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切实的检查。

医疗是一种专业学科,很多人不了解,在如今医疗价格虚高的情况下,人们把矛头全部指向了医疗机构。但其实,很多检查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术前血检,是为了看有没有传染病;做心电图,是看你的心电是否符合手术标准;做核磁或CT是为了进一步确定病灶……

要说到灰色收入,医生中也确实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医疗费用虚高不下,原因是在药物、耗材。各项手术的耗材,国内国外一样的东西,价格却可以差5-10倍。

医师 自治区政协医疗界别的一名委员

处方签 天价医疗”不能以偏概全

在国内不少医疗机构确实曾经出现过“天价医疗”的事件,但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只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

现在患者不信任医生,觉得医生在赚钱,医生提防着患者,觉得对方随时会找事,而医患之间的纠纷,一旦放到社会中,再不讲理的患者也变成了弱势群体。怎么办?那就检查呗,仪器检查结果的白纸黑字,成了医生们的“保护伞。

当然,也存在一些年轻医生,经验不足以判断出病情,目前只能依靠仪器,但这对于医生的成长来说,并非常态。

医师 首府某专科医院原院长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