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苦乐巡边三十余载

25.02.2015  19:37

  农历正月初五的太阳明晃晃地照在霍尔果斯界河河畔。吃完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饭,四师六十一团护边员徐冬红一抹嘴说:“妈,我得走了,太晚了化冻,巡边路上泥巴多!

  “赶紧去吧!”老人催促道。徐冬红快步下楼,启动轿车往20公里外的巴斯昆齐哨所驶去。

  今年52岁的徐冬红是六十一团12名护边员中的一员。“从18岁参加工作起,我就在这里放牧巡边,已在边境线上过了30多个春节了。”徐冬红说道。

  沿着霍尔果斯界河一路向北,远处的卡拉乔克山巍峨雄伟。山峰下,哈萨克斯坦红顶白墙的农庄清晰可见。界河这边,阿拉马力边防连、六十一团巴斯昆齐哨所上空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等我一会儿,我去换匹马。”徐冬红将车停在哨所不远处的一户农家小院前,下车牵出一匹枣红马,向哨所走去。“最初巡边靠两条腿,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铃铛刺把腿扎得生疼。后来自己专门养了匹马,骑马巡边。”徐冬红说,“去年买了车,别人说,这下可以开车巡边了。我说不行,开车‘呼’地一下就过去了,那怎么能行。

  走进巴斯昆齐哨所,只见护边员宿舍洁净整齐,军绿色的被褥叠成了“四方块”,桌上的巡边日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日巡边情况。

  与护边员三巴依做完交接班,徐冬红抬腿上马,开始了今天的巡边路。沿着铁丝网边的小路,马儿不急不缓地走着,按照任务分配,徐冬红的边境巡逻线长度是6.5公里,需两个多小时才能巡完。

  “这是中哈会晤桥,中哈两国边防军人曾在桥上会晤。

  “那是316界碑,我们昨天刚用红漆漆过。

  这条路上,有哪些建筑,有什么地貌特征,甚至部分特殊形状石头,徐冬红都记得清清楚楚。巡边30多年,徐冬红和同伴们为边境稳定提供了大量信息,阻止了多起牲畜越界事件。

  “也曾有去城市居住的念头,可就是舍不得这里的土地,舍不得这里的哈萨克族兄弟。”望着远方,徐冬红缓缓地说。徐冬红承包的20多亩果园就在铁丝网旁,春华秋实,带给他殷实的生活。和哈萨克族牧民朝夕相处,放牧、喝酒、欢唱,徐冬红觉得自己的欢乐一点也不比别人少。“和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共同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长得也像他们了。”徐冬红哈哈一笑。

  沿着山势,拐了个弯儿,就到了徐冬红巡边的终点,他调转马头回返。两个多小时并不长,也不十分累,可是,每日巡边,坚持30多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护边员,每月仅有260元补助,几乎就是义务干活儿,但徐冬红和另外11名护边员一样,对这份工作从来没有丝毫懈怠。

  徐冬红说,《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歌的发源地,就在离这里不远处的阿拉马力边防连。自小听这首歌长大、流淌着兵团人血液的徐冬红,把忠于职责、维护稳定看得高于一切。“巡边30多年,有苦有乐。”徐冬红说,“边境安宁,有我们的一份功劳,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