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春到 增收忙

09.02.2016  10:26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忙碌,但我过得很充实。”2月5日,一师七团十一连职工李辉聊起打工挣钱,露着笑意。

  “如今搬进城镇,打工十分便利。”李辉在连队承包土地的同时,还跟着表哥装修房子。“我每月工资5000多元,妻子在别的厂里打工,我俩一年能挣七八万元。

  2015年,七团投资3303万元,建成了职工创业园,并配套建设了基础设施,吸引78家企业入园。创业园主任周承黎说:“农闲期间,园里每天有800多名工人,都是团场职工,工资每月3000元以上。在家门口打工方便,顾家、打工两不误。

  “我们平时有130多名工人,生产高峰时能到300多人。除了几名专业技术人员从外面引进,大部分工人都是连队职工群众。”七团蔬菜大棚合作社技术员李果介绍。在七团大棚种植基地,蔬菜大棚合作社也是用工大户。

  七团蔬菜大棚合作社有大棚90座,今年计划再建100座。目前,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茄子、芹菜、西瓜等反季节果蔬。三连女职工王秀英在这里打工7个多月,她说:“过春节也闲不下来,现在每月能挣3000元工资,知足啦。

  七团利用连队旧房舍,鼓励职工发展养殖合作社15个,带动了职工群众多元增收。“我跟连队其他12名懂果树修剪的职工,利用冬闲组成修剪服务队,每天穿梭在连队果园里,三四个月下来挣了2万多元。”四连职工张志富说。

  七团还利用冬季组织培训,对职工进行特色养殖、大棚种植瓜果技术、电商、农产品加工等培训,鼓励职工向二三产业转移。

  以前职工农忙种田是主业,如今冬季农闲到工厂打工是主业,种田成了副业,打工、种田两不误,还能增加收入“。我们连有132名职工,有近100人在城镇打工,没有闲散人员,有些人节前做反季节蔬菜生意,职工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十五连连长李江国自豪地说。

  今年,七团职工范晓丽通过冬季电商培训,在自家网店和朋友圈售卖一种名为“红枣夹核桃”的产品。“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枣想核你在一起’,根据红枣品级,每公斤75元至95元不等。一个月能销售600多公斤,尤其临近春节,经常断货、供不应求。”正在忙着春节特色包装的范晓丽高兴地说。

  “虽说现在大家都放假了,但我不能休息,得利用节日期间赶制几件约好的十字绣。春节前我还通过电商销售了12件绣品,十字绣成了我增收的新途径。”二连女职工张华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