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兄弟》放声歌唱这个壮丽的时代

19.06.2015  15:09

    这部小说,就是在说一个时代的故事:壮丽时代,平凡生活,平民英雄。现实的世界,人们是那么浮躁不安,仿佛都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不知未来的现实,变得蝇营狗苟,不安于平凡,却又变得平庸;争名夺利,却忘却了英雄。但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新疆的战略地位变得尤为重要,长治久安,跨越式发展,成为稳疆兴疆的主题。援疆战略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援疆战略实施的十五年,是援疆干部把新疆当故乡的十五年,也是和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十五年。因为援疆助力,新疆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对新疆各族人民来说,这是党的温暖,是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创作《援疆兄弟》这部长篇小说本来是为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同心兄弟》命题而作,结果就有了这个和电视剧内容不同的小说版本。我从事行政工作,有时候会做一些学术研究,但从来没有想过要进行文学创作。

    做文艺青年,那是年轻时候不着边际的文学发烧梦。没想到人到中年,韶华已逝,不经意间却完成了这部描写援疆干部的作品。当我完成了这部小说以后,我觉得:值!我为我们这个时代,做了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在新时期援疆工作十五年期间,还没有人写过一部关于援疆题材的长篇小说;还没有一个艺术家创作过反映援疆时代的影视作品;还没有一个新疆人用自己的笔描绘过那些可亲可敬可爱的第二批援疆“知青”——所有七批上海援疆干部的生活。

    这部小说,就是在说一个时代的故事:壮丽时代,平凡生活,平民英雄。现实的世界,人们是那么浮躁不安,仿佛都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不知未来的现实,变得蝇营狗苟,不安于平凡,却又变得平庸;争名夺利,却忘却了英雄。但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疆的战略地位变得尤为重要,长治久安,跨越式发展,成为稳疆兴疆的主题。援疆战略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援疆战略实施的十五年,是援疆干部把新疆当故乡的十五年,也是和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十五年。因为援疆助力,新疆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对新疆各族人民来说,这是党的温暖,是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可以说,这十五年,尽管有“三股势力”的破坏和捣乱,有这样那样的客观问题,却是自公元前60年西域入中国版图以来,新疆各民族融合最好、发展最快、社会最稳定、人民权益得到最大保障、中华民族认同感最强的历史时期。所以,我们新疆正处于一个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同进步的壮丽时代,援疆战略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之一,我们就是要放声歌唱这个壮丽时代。

    故事都是从平平凡凡的援疆干部的普通工作状态和日常生活情节展开的。落脚点是上海援疆干部,出发点是上海情结和新疆情结。和我一样,有一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支边青年的后代,他们生于新疆、长于新疆、工作在新疆,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而他们有些人的妻子又是上海知青的后代,妻子和孩子又是新一代上海人。新疆干部都会有几个曾经荣辱与共的援疆朋友。我就曾经和六批上海援疆干部工作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又和第七批上海市援疆指挥部的领导有着亲密的交往。我们新疆人和上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和友情。这些因素都是促成我进行创作的基础。

    故事描写的兄弟情,血浓于水,是援疆干部和当地干部的友谊,是不分民族,不分地域,脱离了口号,脱离了政治的至纯友谊;是上海援疆干部与当地干部之间生死与共,患难与共的兄弟情;是默默无闻为各民族无私奉献,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血脉深情。小说人物高兴牺牲,是为了援疆事业,是为了民族团结,死得其所!这些兄弟情、骨肉情、团结情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寓意,是在援疆这个特殊时期,平凡人物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英雄业绩,它们的意义足以留给后人去怀念,留给今人去思考:怎样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创造出和谐——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小说是按照理想主义的理念来创作的,可能会高于生活的原型,但一定是这个社会应该有的样子,而且是可以为之努力的样子,是我们追求的人性大美。

    小说里的故事,大都源于对生活的艺术创作。我有一批维吾尔族朋友,我一直和他们工作、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友谊和感情是没有在新疆生活过的人难以理解的。我在小说里尽情描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水乳交融的包容、关怀和理解,其实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样子:美丽、温暖而情深意切。生活里的故事有的更加感人,比如第七批上海援疆干部领队陈靖说过:援疆使我又经历了一次人生,使我的人生更加多彩,援疆是互相援助。这些话看似普通,却有着高远的人生省悟。第五批上海援疆干部领队吴成援疆期间,母亲突然去世,他无法尽孝,遗憾终生。第六批上海援疆干部领队黄剑钢吃苦耐劳,工作方式创新……直到今天,阿克苏各族干部仍对上海援疆干部念念不忘。

    小说里的故事,虽然不全是上海援疆干部的事情,但都有援疆干部的原型。当初,我所在的县,第四批援疆干部中的一位副县长领养了一个孤儿做自己的女儿。这已经不单单是能用民族团结来解释的,这是一种大爱无疆的人性光芒。这些干部的特质就是无私奉献,不辱使命,舍小家顾大家。因为特殊的时代,让他们舍弃了小我,写就了一个大写的我!他们是那些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的人。时代造就了这些平民英雄。

    我眼中的上海人,精明是表象,精致是实质;超然是表象,认真负责是实质;距离和淡漠是表象,惺惺相惜是实质;小算计是表象,大器是实质;傲慢是表象,心悦诚服是实质;太过小资是表象,人文关怀是实质……与上海人交往,要像品陈年老酒,慢慢品,越喝越滋润。但愿这些在作品里都有体现。

    当然,这毕竟是一部小说!希望读者能体会文学作品的审美韵味,而不是当纪实作品,对号入座,在小说的创作中,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阿克苏地委原书记、现伊犁州党委书记黄三平在我创作期间,多次给予指导,给我指点了许多创作思路和创作原则;援疆干部领队黄剑钢专门在上海召集援疆干部和我座谈,为我提供素材,与我讨论谋篇布局;第七批上海援疆干部领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陈靖把我这部小说作为上海文化援疆系列工程的一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全力支持,并仔细阅读小说初稿,与我促膝长谈,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使得小说修改得很完美。我的朋友叶立新是建议、鼓励、支持我写小说的第一人……能成就你的不平凡的朋友,才是非凡的朋友。我从内心感谢这些培养和支持我的朋友。

    鞠利,1965年生于新疆阿克苏,汉族,文学学士,经济学副教授,现任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电视剧《同心兄弟》编剧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同心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