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去极端化”: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土壤
新疆拜城县认真落实自治区部署,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免疫力,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全县上下齐重视、同实施,通过创新宣传思想教育方法,真正实现了“到人、管用、有效”。
宣教方法“草根化”
9月26日,拜城县亚吐尔乡亚吐尔村村委会大院里一片热闹景象。高台上群众演员载歌载舞,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多样,台下农民喜笑颜开。院子里,整齐排放着7类展板,用通俗易懂的农民语言解读政策、法规,拖拉机、摩托车等奖品上系着红绸子,格外醒目。
村党支部书记沙迪力·沙吾提说:“村民们现在很乐意参加这些活动,不用招呼自己就跑来了。”
据介绍,该村还综合运用村文化活动室、广播室、青年之家、农家书屋、绿色网吧、农民茶吧等宣传阵地资源,充分发挥村级大喇叭宣传引导作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据了解,拜城县投入400余万元在城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一轮轮比赛,村民们不仅可以在比赛中赢得家庭日用品、尿素、智能手机、电动车等奖品,甚至还有摩托车、农用拖拉机这样的大奖。
针对部分干部对党的政策不会讲、讲不好,工作不得法、有欠缺,覆盖不全面、有盲点等问题,拜城县还总结以往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现身说教、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成功经验,按照“管用”的原则,系统提出“七项宣教法”(算账对比法、现身说教法、编组宣教法、分类宣教法、村组评比法、家长管教法、重点人员帮教法),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拜城县县委书记秦加友说,我们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灌输填鸭式的宣传教育方式,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用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语言教育群众,更加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加注重“面对面”“草根化”,更加注重互动性、趣味性,更加注重发动群众自发参与,确保宣传教育实效。同时,根据“群众最讲实惠”的特点,采取群众易于参与的方式,开展“大奖赛”“大派送”等系列活动,让群众既享受精神食粮,又得到物质奖励,真正收到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良好效果。
爱国宗教人士有了温暖的“家”
9月26日,拥有2300多户人家的拜城县热斯坦社区里,宣传教育群众大奖赛社区争霸赛、快板书说、T台服饰秀等有声有色。走在社区,你可以品尝到各民族特色美食,美食可能出自一个巧妇之手。
记者在社区还看到了“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几位宗教人士端坐其中。“我们社区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社区党支部书记阿曼古丽·托乎提自信地说,社区注重组织各族居民过邻里节、吃民族团结饭、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助力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嵌入式社区生活模式。
据悉,拜城县财政投入38万元,支持伊协引导宗教人士在县乡村成立25个“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并落实活动场所,配备必要办公用品。县乡村坚持“六个到位”,高位高效推进“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引办工作;“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围绕“五个自我规范”,建立自我管理运行机制,引导宗教人士主动作为,探索建立宗教领域自我规范管理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爱国宗教人士在教育疏导信教群众中的特殊作用,引导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人士正本清源,批驳宗教极端势力的歪理邪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此外,拜城县还建立宗教氛围评估体系,推行“两联系一教育”工作机制。强化少数民族干部四个责任,推行“1+3”模式(1座重点清真寺由1名县级领导和3名县直单位负责人具体负责联系),做到社情详知、教情必知、舆情先知,提升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八大工程”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土壤
近年来,拜城县从产生宗教极端思想内因、外因入手,抽丝剥茧、逐步推进、综合施策,在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去极端化”“八大工程”,即剥离工程、免疫工程、挤压工程、世俗化工程、去势工程、凿渠工程、切断工程、康复工程。
拜城县专门精心编制宗教民俗知识小手册,列举26种非法宗教活动、14种维吾尔族传统民族习俗、21种合法宗教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够准确分辨正常宗教活动、传统的民族习俗、非法宗教活动。制定了宗教人士培训教育制度,重点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教职人员,提高其宗教学识和讲经解经能力;在“去极端化”工程建设中,该县坚持持续正面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认清利弊,分清是非曲直,增强自律意识;落实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两联系一教育”(联系宗教人士、宗教场所,教育信教群众)机制,乡镇长、村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宗教事务管理“第一责任人”,对非法宗教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弘扬现代文明风尚,在妇女中大力开展“模特走秀”“漂亮脸蛋露出来”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成长工程”,严禁宗教干预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农村党员干部婚丧嫁娶由当地党组织主持,组织农村青年参加集体婚礼,挤压宗教极端思想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出重拳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削弱势力,防止做大;既引导正常宗教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深入推进“五好寺院”“五好宗教人士”创建活动,定期对宗教人士进行“望闻问切”,坚持治“未病”,防止“带病”上岗,又加大对有极端言行服刑的在押人员与矫正刑释人员等的大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宗教事务评估体系,以26项主要指标、10项参考指标(宗教事务评估体系)以及宗教极端思想15项主要表现形式为基础,每月一评估、每季度一报告,抓苗头、抓萌芽;对沾染宗教极端思想的群众,本着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的原则,及时开展康复治理。组织宗教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安全人员、心理学专家等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康复工作。
十多年来,拜城县未发生一起维稳重大事件,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各民族群众团结互助蔚然成风,“稳定是福、动乱是祸”的思想意识深入人心。先后涌现出荣登“中国好人榜”、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夏忠惠,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富民爱民好卡德尔”托乎提·艾力尼亚孜、“抗洪英雄”青年农民赛买提·依米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全县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连续九年实现零散朝觐“零控制”;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成为社会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