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网民发帖诉违建 执法人员:村民一晚上能建一层房
网民发帖诉仓房沟违建:房子盖到路上了
惦记征迁费,所以盖疯了……
每家每户几乎都有加盖,推平山坡用来盖房,钢筋水泥几乎占满了人行道,机械设备轰鸣运转,甚至有人快将房屋建到了马路上……近日,网上一则《仓房沟空九军对面日夜违章盖房,房子盖到路上了!》一帖引起广大网民热议,帖子内附多张加盖房屋的照片。帖子内容一方面对加盖是否合法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对加盖房屋的质量表示担忧。对此,10月11日,记者来到现场走访调查。
图为在仓房沟中路空九军对面的长胜大队村民自建房区域,加盖房屋随处可见。黄馨漩 摄
目击
超标建房随处可见
10月11日15时左右,记者来到仓房沟中路西四、五、六巷的一片自建房区域内,发现这里的自建房加盖现象很普遍。绝大多数房屋,特别是临近马路的自建房纷纷建到三层以上。
在仓房沟中路西六巷,由于此处地势起伏较大,有一户自建房主甚至直接将小山坡挖平,盖起了三层楼房。由于前面有其它房屋阻挡,该自建房从远处看是二层小楼,走近才会看到凹陷处还有一层房屋。
据附近居民介绍,一般情况下,若是给人租住,房屋会被加盖到四层左右;若是当仓库,则三层打住。
在西四、五、六巷,有自建房数百户,其中靠近马路的房屋几乎家家都有加盖,靠近内侧的加盖则相对较少,但每隔两三户也会加盖房屋。在这片区域,拉运水泥、砂土的车,搅拌车以及工人叫喊、忙碌的声音不绝于耳。
盖房用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将两米左右宽的道路占去了一半。车辆要么蹭着民房通过,要么轧着建筑材料驶过。
在一条不知名的巷道内,一辆水泥车正在往加盖的楼层输入水泥。庞大的车身将道路占满,行人只能在房和车的缝隙中穿行。
据一位宋姓住户介绍,近几年来,这里“刮”起了一阵突击建房风,今年尤为明显。
突击建房“风”从哪来?为何刮“风”?宋姓住户介绍说,这片区域的住户均是原长胜大队的居民,2006年左右政府为这里的居民统一规划区域建房。此次加盖的原因在居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政府下发文件,允许加盖到第三层;一种是仓房沟路在修路,修好后开发商很快会来到此处进行土地征购。
“说法有没有根据我不知道,反正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宋姓住户说。
住户刘女士介绍说,仓房沟中路西四、五六巷已停水近一年了,用水只能靠社区工作人员找水车送水,所以这里的房租很便宜。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单间每月租金100元,一个35平方米的房屋每月租金不过300元。“就算当仓库租出去,一年也赚不到1万元。”刘女士表示,即使租房行情不理想,但看到别人加盖了房屋,自己不加盖总觉着有点亏。
据悉,早在2006年乌鲁木齐市就规定,将村民委员会转成社区居委会后的居民,原则上居住房可以盖两层,已经达到两层的,不允许申请加盖。
质疑
房屋质量谁来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自建房基本上是交由一些乡村建筑队来承担,这些施工队往往不具备资质,施工人员也多是临时拼凑,“亲帮亲、邻帮邻”的现象很普遍。更有些施工队在建材上偷工减料,加之有些房屋当仓库,房主不愿购买较好的材料,自然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建房是否会签合同时,记者随机询问了4名住户,结果是无一户签订合同。一位正在建房的住户告诉记者,建房的施工队都是临时的,一般建完就散了,“我们只在建房之前请施工队吃饭,说说好话,让他们用心些。”
据了解,新房建成后,邻里之间请吃个饭、放挂鞭炮后就入住了。对于施工过程监管、房屋质量审核等问题,并没有专业的部门来监控。
探究
监管部门为何不管
据了解,早在2010年6月,长胜大队所在区域,其行政社会事务已由乌鲁木齐县正式移交至沙依巴克区。
面对网民质疑执法局从未到场制止一事,乌市沙区执法局工作人员显得很无奈。工作人员表示,有些住户受利益驱使,私自突击建房,这种情况只能靠组织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但其实很难杜绝。“相当于是猫捉老鼠的游戏。”执法人员在现场,施工停止;执法人员刚走,施工迅速运转起来,“那些村民们一晚上能建一层房,一点不夸张。”
其次,法律规定不严格、处罚力度不强,也是擅自加盖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处罚个三五百元,人家不痛不痒;没收材料工具,对方会告执法部门侵占私人财产;执法人员车刚到现场,现场的施工车、施工人员一下就散得无影无踪。”
再次,执法人员人手不够,各个行政部门间配合不密切,也会使执法工作难以展开。
说法
加盖风险很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加盖房屋的村民多抱着“法不责众”、开发商一来征购就大赚一笔的心态。
对此,新疆伯仲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恒华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落实上下功夫。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并提高处罚力度。
同时,黄恒华认为,应该让加盖的人了解到擅自加盖其实风险很大。
黄恒华解释说,加盖房屋人的心理是期望有朝一日拆迁时能多获得拆迁补偿款,但一个区域的拆迁补偿款是有预算的,一旦费用太高,征地者往往会放弃此片区域,“这种放弃征地的事情在上海、天津多地发生过。”黄恒华说,“再说了,仓房沟中路片区会被征迁仅是村民间的传闻,也没有政府部门给出承诺。”
“其次,由于自建房的质量堪忧,一旦出现问题,房主必须承担责任。”黄恒华说。(黄馨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