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台意见提速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11.09.2014  21:14

央行出台意见提速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编者按: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2009年,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总体目标、主要措施要求和保障机制。当前,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近日,央行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近日,央行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10个部分,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推进综合性惠农支付服务建设、优化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丰富支付服务主体、持续推广非现金支付、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宣传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要求。

      《意见》明确依托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推进综合性惠农支付服务建设,从新增业务类型、交易限额管理、收单机构管理、服务点管理、收费机制、服务点金融资源的高效使用等角度对综合性惠农支付服务提出了指导要求。

      优化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方面,《意见》指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单卡、单日取款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00元。收费标准按照取款金额的0.5%收取,最低1元,最高20元,收费分配比例不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要持续增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网点。鼓励地处农民工输出大省且业务系统较为完备、风险控制措施较好的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意见》要求继续发挥涉农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支持农村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大力推广银行账户和非现金支付工具,积极发展手机支付及其他新兴支付方式,不断延伸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由政府支持,人民银行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清算机构、支付机构等共同实施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强调农村支付服务加强风险管理,保障支付安全。要强化农村支付宣传培训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提出了探索助农取款服务网络的宣传作用。

      近年来,央行相继出台了政策措施来支农惠农、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2004年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接入支付系统的指导意见》,支持和指导农村信用社根据业务处理需要、投资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选择采取集中或者远程多点方式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2005年,组织开展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并于2006年向全国逐步推广,便利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异地存取款。2006年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支付服务效率。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加速资金周转,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升级,进而促进“三农”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并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各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体系。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内部部门协作,通过正向政策激励,引导有关机构积极参与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通信优惠、专项资金等政策扶持。(编辑:冯丛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