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县:蛋鸡孵出致富路
感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村建成了蛋鸡示范养殖场,使我们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12月7日,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阿勒台开斯克(12)村村民艾买尔·阿皮孜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生态养殖带富村民,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驻巴楚县色力布亚镇阿勒台开斯克(12)村“访惠聚”工作队规划建设了3万只蛋鸡规模化养殖示范场。
事实上,位于喀什地区的阿勒台开斯克(12)村是自治区的重点贫困村,而2016年年底又是该村的“脱贫摘帽”之年。如何使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了该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自治区畜牧科学院与全村干部群众积极想办法,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以村集体为单位,计划建三栋万只蛋鸡舍,每栋饲养蛋鸡一万只,预计总投资500万元,第一期投资130万元,逐步形成了以蛋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的局面。
“农村要想富,光发展种植业是不行的,还是要以发展产业为核心,多模式发展助增收,才能整体实现脱贫,因此我们想到了发展养殖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办法。”自治区畜牧厅驻巴楚县色力布亚镇阿勒台开斯克(12)村“访惠聚”工作队副总领队冯东河说。
冯东河介绍,规模化养殖示范场第一期万只蛋鸡养殖场采取标准化、自动化建设,目前已建成投产,万只蛋鸡养殖场所有资产将全部归村集体所有,这不仅带动了巴楚县家禽示范养殖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还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保证。
冯东河算了一笔账,他说,到目前为止,蛋鸡养殖场的产蛋率能达到90%以上,平均每天能产蛋9000多枚,当天就能销售一空,一年下来蛋鸡养殖场大概能带来收入至少30万元。
冯东河表示,目前,在蛋鸡产业的引领下,全村村民基本围绕蛋鸡形成了就业、入股、创业等发展新模式,今后他们将继续按照“一村一产业”的布局要求,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 “产业大户+贫困户”、“帮扶干部+贫困户”发展致富路子,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培训推动、大力发展村集体产业,相信随着蛋鸡产业的兴起,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村民们都可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