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80岁崔英莲老人回忆首府一甲子生活变迁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逯风暴报道)1956年,时年21岁的崔英莲随丈夫从山东来到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生活了近一甲子的她,忘不了曾经冬天家里只能吃土豆、白菜的日子,忘不了害怕亲戚上门时无米下锅的窘迫,忘不了拿着粮票也买不到粮食的无奈。
随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土豆和白菜早已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亲戚上门也能做出一大桌子菜,甚至直接给酒店打电话订菜。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让崔英莲老人感到欣喜,可年轻时那些困苦,也成了她永远难忘的记忆中的一部分。
一到冬天 土豆和白菜堆满了菜窖
从1955年起,全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开始,国家开始使用粮票,居民购粮油要定量供应。接着,肉和布等许多物资都要计划供应,肉票、布票、点心票也相继出现。刚到乌鲁木齐不到一年的崔英莲也用起了粮票。
那时,每个月的粮食是定量供应的,崔英莲每个月28斤粮食,丈夫30斤粮食,两个孩子的粮食也很少。一家4口人,这些粮食明显不够吃。怎么办?夫妇两人就把粮食省下来给孩子吃,自己吃玉米面、土豆、白菜。
那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匮乏,就算手里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幸好,每到冬天,崔英莲所在的厂里都会运来大车的土豆和白菜,于是,买来的土豆和白菜堆满了菜窖,这是一家人一个冬天的食物。
自己受苦崔英莲都能忍受,可让她痛苦的是,到了月底,家里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孩子饿得厉害,哭喊着要吃饭,这让她心如刀绞。实在没有白面了,崔英莲只能用玉米面熬成糊糊,再切一些土豆放进去一起煮,这样才能“糊弄”孩子。
粮食不够吃 最怕家里来客人
崔英莲不仅经常为孩子的食物发愁,更害怕亲戚到家里做客。
由于夫妻二人都是从内地来的,上世纪60年代后,一些老家的亲戚也到了新疆,平时的串亲戚走动是难免的。每逢节日或者休息日的时候,一旦有亲戚来家中做客,崔英莲就很不高兴,“不是我们不待见亲戚,实在是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招待他们。”
于是,崔英莲“扣扣索索”地从桌子最底下拖出装面粉的罐子,边唉声叹气,边挖出几碗面粉和成面做成拉条子给大家吃。
崔英莲记得,有一次月底,两个亲戚上门来了,家里实在没有面粉,她只能跑到肉联厂花了1.5元买来一副羊杂碎。当时,买羊肉是需要肉票的,可崔英莲家中几乎没有肉票,幸好羊杂碎不需要肉票,这成了她招待亲戚的主食。
改革开放后 餐桌上的肉蛋瓜果多了起来
度过了上世纪的60、70年代,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的生活逐渐好转,崔英莲家的餐桌上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回忆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崔英莲笑了起来,“孩子们大了,都能挣钱了,家里的收入多了起来。社会上卖的东西也多了,不用粮票也能买回来。”
崔英莲记得,以往只有在过年时才狠心买点肉,而且要买最肥的肉,好把肥肉割下来炼油,这种油可以用来炒菜。
渐渐地,崔英莲家的饭桌上蔬菜多了起来,瓜果、鸡蛋、肉也慢慢出现,平时吃饭时,崔英莲也能做一两个肉菜了。
据有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后,新疆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8元,比1992年增长了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473元,比1992年增长2倍。副食品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居民餐桌上丰盛的饭菜,都显现着新疆人生活的变化:大部分家庭的饮食消费正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即主食下降,副食上升。群众的消费结构模式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表现为吃穿等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逐步下降,消费趋于多元化。
“熬了40年,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才能说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以前可不敢这样想。”崔英莲说。
进入新世纪 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更让崔英莲不敢想的是,进入21世纪后,家里聚会时,不再自己做菜,而是到小区外的饭店里点一大桌菜。
2005年崔英莲70岁了,儿孙满堂的她对生活满意极了。生日这天,儿子们在外面点了一桌菜,一家近10口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看着桌子上的鸡鸭鱼肉,崔英莲感叹,这可是自己年轻时梦想的生活啊。
今年,崔英莲80岁了,行动不便的她不愿意外出,就想在家里过自己的生日。知道奶奶的心思后,24岁的孙子拿起手机,拨通附近一家酒店的电话。1个小时左右,酒店就把菜送到了家中。坐在轮椅中,看着一道道菜摆放到餐桌上,崔英莲不由得会想起40年前的生活,想想那时候做饭时没有米面,而今坐在家里,饭菜就送上门,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她感慨不已。
“不知道10年后我们的生活是什么状态,但我相信肯定会比现在更好。”崔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