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妇女传承老手艺"吹糖人儿" 准备申报非遗传人
平日里吹些个糖人儿,惹得几岁大的孩子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凝神观看,合肥市蜀山区合作化南路社区居民侯守琴,因为和老手艺“吹糖人儿”结缘,日子过得简单而精彩。
在自家小屋里支起摊儿,侯守琴演示起“吹糖人儿”的技术:将麦芽糖熬成黏稠状,用竹篾轻轻搅拌,挖出一团放在手里捏揉拉扯,做成一个小管子,抿着嘴往里吹气,迅速地一拉一拽,麦芽糖立时变身成为3D版的糖兔子。
而这把好手艺,得益于侯守琴对技艺传承的执拗坚持。“外公那一辈儿起就开始吹糖人儿,街头巷尾摆摊儿展示,吹出来的东西卖些钱,或是换点儿小玩意儿。”侯守琴介绍,自己算得上“门里出身”,父亲从外公那儿学来技术,有几年还靠着它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但到了她这儿,“没多大意义”“不能再靠这个养家糊口”成了家人惯常的态度。
但在侯守琴看来,虽然现在玩这个的已经越来越少,但越是这样,越不能让它失传。由着一股子执拗,用积蓄购置了完整的吹糖设备,挤用周末时间练习。
初学时火候不好掌握,熬制出来的麦芽糖时常高于100摄氏度,侯守琴手上总要烫出好多个泡。“最难做的是眼疾手快,很长一段时间,制作一个四只脚的小动物,刚刚捏出了前脚,原打算捏后脚的部位就已经冷却下来无法再继续。”一点点摸索,熟练技艺,侯守琴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而更困难的,是技艺的展示与推介。
“街头巷尾,市区里很少有可供摆摊儿的地方,老手艺演示推介的平台、渠道也已经越来越少。”如今,侯守琴平日在一家公司做采购,工作辛苦,但一有空闲,便会去植物园等为数不多能够摆摊儿的地方演示。
“机会不多,但每一次展示,都很受小孩们的喜欢,变戏法儿似的吹出各种造型,关键还能吃,而且很甜。”虽然辛苦,每次出摊儿都得丈夫帮着扛东西全家出动,但侯守琴乐在其中,因为从中能找回童年看父亲吹糖人儿的记忆,更能感受到老手艺所能带给孩子们的那份开心、快乐。
现在,侯守琴正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准备申报成为“吹糖人儿”这项老手艺的非遗传人,也在通过各种机会让更多的人接触它、了解它。“一般人看来,‘吹糖人儿’可有可无,但这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我不想让它遗失在我们这一代。”侯守琴说。
对于“吹糖人儿”这项技艺的未来发展,侯守琴并不“看衰”。“现在一些西餐、糕点的制作当中,往往会融入一些手工糖艺的元素,其中有不少就是吹制出来的各种造型的糖人儿。” 侯守琴认为,老手艺不会消亡,而会演变为新的形式。
目前,侯守琴大大小小已吹制过2000多个作品,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诠释着吹糖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