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女作家景宜真情讲述与新疆民族的亲情故事

26.03.2015  18:06

2010年7月景宜(右)在和田吉亚乡采风  

  近日,长篇少数民族现实题材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开机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这部电视剧的编剧,被誉为少数民族题材首席编剧的白族女作家景宜,在谈到创作初衷和对新疆的感情时,动情地说,“作为一个女人,当你为另一个民族生下了一个儿子,当他的脐血滴落在另一块土地上,你就和这里有了永不分割的‘契约’。这不是对某一个人,而是对这块土地、这里的人民深深的情感。

  这深厚的感情,是景宜30多年来创作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基础,她所有的作品都在讲述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最温暖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包涵着各民族对彼此生活的认同,从更深层次讲就是文化认同,而这主题是景宜终身追求的创作目标,她希望这些故事如细雨润物般,滋润更多人的心灵,浇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美丽花朵。

   只要走进、了解这个民族,就会深深爱上这个民族

  景宜是一个云南大理的白族女人,她嫁给了新疆的哈萨克族作家,有一个哈萨克、维吾尔、满、柯尔克孜、汉、京族、白族七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如同王昭君、文成公主远嫁西域边塞,近代嫁入新疆的女子一样,景宜跨越族籍、多民族的婚姻家庭生活,也留下了温暖的故事,创造了民族交往当中的佳话。这故事不属于她自己,而是属于各民族的,大家的,中国的。

  1988年,怀着身孕的景宜来到伊犁的婆婆家待产,她也有了哈萨克名字阿依克里木,她对那里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感动。“婆婆家的村子外面有一苹果园,是哈萨克人的苹果园,那里常常有人拉手风琴,穿着花裙子的妇女在园子里喷着农药唱着歌,苹果花开时,远远看去,像粉红色的纱一般,远处是天山雪峰,与南方的那种青山秀水不一样,是壮丽的美。”景宜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着当时的情景:“那时我穿着维吾尔族婆婆给我做的裙子,梳着长辫子,邻居们亲切友善地说,这是哈斯叶提(婆婆名)的儿媳妇,而不知我是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但这个儿媳妇的角色让我非常亲切,我就这样迈着轻盈的脚步,怀着湿润的心情,走进这个民族的生活。

  景宜婆婆家的门口有几棵高高的白杨树,她看到有个小男孩用刀在树上刻眼睛,一棵树上刻的是一个小眼睛,另一树上刻的是一个大眼睛,“我问他,你刻眼睛干什么,男孩说,我现在这么高么,小的眼睛看着我,我长大了,眼睛也跟树一起长大了,用大眼睛看着我,我走的远远的,眼睛远远地一直看着我。哇,这诗一样的民族,就是引起我爱这些人、这个地方的原因。只有走进去,了解了这个民族就会深深爱上这个民族。”景宜说。

  景宜的公公是哈萨克人,婆婆是维吾尔人。婆婆能干、善良而精明,常用哈萨克族的礼仪规范她待人接物的方式,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小分歧。如客人来了,婆婆要求她穿裙子,戴头巾。“当孩子出生后,婆婆按照哈萨克族的习俗,把孩子绑在摇篮上,而我们白族是把孩子包起来的。所以,婆婆绑好儿子后一出门我就放开,我们为此有过不少争执。

  分歧来自生活的细节,也弥合于生活的细节。景宜的婆婆刺绣水平很高,为了考察景宜的刺绣水平,婆婆要求她为将要结婚的弟弟绣枕头,“我是白族老奶奶带大的,不到七岁就学刺绣,还是双面绣花,花的颜色还会渐变,这让婆婆真心称赞说,阿依克里木,你绣的真好呀,看样子你是做裁缝的料。”景宜笑呵呵地回忆道。

  景宜帮家里操办婚礼,与哈萨克族女人一样学会了做包尔萨克、抓饭、各种菜肴。随着儿子的降生,她跟着小生命重新履行了一遍哈萨克民族风俗。从这些生活的细节开始,这个民族大家庭彼此熟悉了、了解了,这让他们相互认同,彼此尊重、相亲相爱。“这些生活对我很重要。”景宜表示,习总书记曾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我深知,一个多民族家庭和多民族的国家一样,要想和睦相处,就必须有一种对彼此生活的认同,所以,56个民族的生活常识、风俗、语言的普及,是重大的文化任务,各民族之间有了充分了解,生活上有了认同,才能在文化上达到认同。”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