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地区“十二五”期间特色林果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随着哈密地区林果产业基地规模的基本形成,哈密地委、行署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林果业发展战略,转变特色林果业发展方式,推动特色林果业从生产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通过对林果基地种植品种嫁接改造、开展枣园补植补造、建立大枣、杏科技示范园、开展大枣标准示范园和精品园建设、加强林果灾害防控体系建设等措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标准化、精细化林果实用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扩大科技推广范围,提高林果科技覆盖率。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哈密地区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工作成效显著,林果结果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综合生产能力、质量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与2010年相比,2014年红枣结果面积由8.5万亩提高到20万亩,结果面积增加135.3%;鲜枣平均亩产量从18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提高122.2%;总产量从1.4万吨提高到8万吨,提高471.4%;总产值由1.8亿元增加到5.8亿元,增加400%;葡萄结果面积稳定在5.5万亩,平均亩产量由1048公斤提高到1600公斤以上,提高52.7%;总产量从5.7万吨提高到8.8万吨以上,提高54.4%;总产值从1.7亿元提高到4亿元以上,提高135.3%。
截止目前,哈密地区林果种植总面积达44.7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0.7%。2015年,预计各类林果结果总面积29.2万亩,预计林果总产量19.37万吨,总产值12.88亿元,其中:预计红枣结果面积23万亩,总产量10.35万吨,总产值7.5亿元;预计葡萄结果面积5.5万亩,总产量8.8万吨,总产值5.28亿元;预计杏等其它林果结果面积0.7万亩,总产量0.22万吨,总产值0.1亿元。以大枣、葡萄为主的林果业已成为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哈密地区林果办 焦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