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疆:“授人以渔”建设队伍 打造南疆医学高地
上海卫生援疆团队获“2016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称号。
短短9个月成功“创三甲”,这一荣誉对于喀什二院的员工而言就好像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内心狂喜却又有一丝忐忑,总感到是在被“推着跑”。而对于上海援疆医疗队而言,“创三甲”是大家日以继夜、不懈努力换来的成果。
上海援疆医疗队一直是南疆医疗的“金字招牌”,他们精湛的医术和一流的医疗服务理念深受当地百姓的信赖和好评。这群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艳阳风沙中,奔走在少数民族同胞集聚的乡镇,治病救人之时,传授健康生活习惯。葡萄架下,当地群众端出好吃的瓜果、手抓饭,热情款待他们。在南疆同胞的心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好人医生。
愿做一株白杨 守护南疆人民生命安康
喀什二院大门旁的展板上,有一幅喀什二院的“十三五”蓝图——儿童诊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中心实验室……这幅发展蓝图是吴韬的心血之作。
2013年8月,上海新华医院副院长吴韬作为第八批援疆医疗队总领队先期抵达喀什展开新一轮援疆前期调查规划,2014年1月,他正式担任喀什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并任法人代表,这在医疗援疆史上前所未有,责任之重可想而知。那一年,吴韬与他的队员在宿舍院内栽下了两株白杨树。三年来,白杨树长高长大,喀什二院也在他的带领下“凤凰涅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喀什二院职工心里,吴韬就像白杨,正直、坚韧、力求上进,用他的“上海理念”在短短9个月内完成了卫生援疆三年计划“创三甲”的重任;同时,以他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提升全院上下“精气神”,缔造出“喀什神话”。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初到喀什二院调研,吴韬就已经发现问题:当地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较差,医疗技术“自我进化”缺乏动力,虽援疆人才不断输入,但“专家一走技术就丢”,缺乏中高级医技人员,教学科研与信息化建设几乎空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普遍不高。此时的喀什二院,别说“创三甲”,如何更好地经营下去,都成了让吴韬忧心的难题。
为了让医院管理团队更快适应岗位,吴韬托人定期从上海快递管理书籍,自己先看一遍,将自己觉得好的内容以划线或是折页的方式标记后,再给其他管理人员看。
每年年初,吴韬都会召集全院的科主任参加培训班,要求医院的每一个中层干部,都拿出主人翁的精神,了解医院当年的整体计划,明确自己在其中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要求各位科主任交上了自己亲自研究制定的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涉及医疗、科研、文化、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每一块都有详细的量化指标。如果三年内没有完成目标,这些科主任将离开原岗位。
吴韬对二院的绩效体系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先纯粹按照各科室收支由科主任分配奖金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综合考量各科室劳动量、成本、科研等系列因素的绩效考核指标。三年来,绝大多数职工的收入都有了提升,大家的工作干劲也更足了。
“很多报道都提到我只用了9个月实现‘创三甲’,提前完成了医疗援疆的大任务,但其实‘创三甲’真正留给我们的时间就这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只有2014年设有‘创三甲’的新评审,之后两年只有复评审。”2014年春节刚过,吴韬就带领他的医疗团队来到了喀什,制定了“创三甲”的顶层设计方案,紧急组建了“创三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015年1月,喀什二院最终以自治区所有参评医院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
“创三甲”过程有多难,吴韬并没有细说,却只将功劳归给了大家。“这是全院上下的努力,整个援疆医疗团队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前几批援疆医疗团队也为我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吴韬告诉记者,“创三甲”最后冲刺的几个月,有的职工甚至从家里抱来了棉被,驻守医院,加班加点赶进度。“大家都牺牲了私人的时间,没人请假,生病都坚持上岗。”
重点科室拔地而起 填补南疆技术空白
喀什是新疆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近500万。但是,承担着当地群众医疗服务重任的喀什二院,却是技术落后、设备短缺,医疗资源匮乏,科研教学薄弱。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尽管当地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极高,喀什二院却没有新生儿科。
根据喀什地区的疾病谱,喀什二院在第八批援疆医疗团队的帮助下先后成立了肾病科、新生儿科、中医科等科室填补空白。通过第八批两轮上海援疆专家亲自上阵,已在三年内成功打造成为优势重点学科。
援疆医疗队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一例支气管异物窒息患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步军来到喀什二院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例严重肠梗阻伴全身衰竭的维族新生儿。在与医疗队中来自上海华东医院普外科的邱继刚的协同努力下,连夜制定治疗方案,内外科携手成功抢救了南疆第一例新生儿肠闭锁病例,这次成功的救治案例不仅给步军的援疆工作开了一个好头,更让他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之艰巨。
一名来自喀什地区疏勒县的34岁护士,在结婚9年后终于怀上了孩子,全家都非常高兴,眼看怀孕临近7个月了,却出现了早产的征兆。作为护士的她心里明白孩子这么早出生有多危险。她带着不安和希望来到了喀什二院进行治疗。虽然产科医生迅速予以保胎和促进胎儿肺成熟的治疗,但孩子还是提前出生了,胎龄仅为27周,体重仅850克,被迅速转入新生儿科。
在传统概念中不满28周的早产儿由于体内各个系统发育极不成熟,被称为超未成熟儿。这些孩子出生早期死亡率高,以后合并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也较高,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相当长时间,这对于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和孩子家长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当时刚成立一年,以步军领衔的新生儿科医护团队为这个孩子制订了全面的诊疗护理计划,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高流量无创通气、肠内外营养、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和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等一系列和国际标准接轨的治疗方案有条不紊地得到实施,在历经反复后,孩子终于渡过了呼吸关、黄疸关、营养关、感染关,体重也从降到不足800克开始逐步增加,最终成功脱氧,可以自己吃奶了。此外,得益于上海“组团式”的援疆模式,孩子在这里还能够接受上海眼科专家定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避免了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如今,喀什二院拔地而起的肾病科、新生儿科、中医科等多个重点学科已经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为无数群众带来实惠。
“授人以渔”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如果不把那里的学科建强、不把那里的医生带好,就算不眠不休,凭我们这些援疆医生又能救得了多少病人?”在吴韬看来,“创三甲”大业虽已建成,培养的当地管理团队也初现雏形,但要让喀什二院整体水平提高,还需加紧人才梯队的建设。
因此,援疆的征途上,除了“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二院的心胸外科,组建于2011年5月。当时除了护士长和一名骨干护士接受过心外科重症监护培训外,其他医护人员均未经过专业训练。经过两轮上海援疆专家的悉心带教,团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但仍无法自行独立开展心脏手术。
叶伟,是上海派往这里的的第三任“接班人”。来自上海胸科医院的他,有着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在叶伟的带教下,整个心胸外科团队目前已基本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心胸外科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整个团队的成熟最少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从2011年到现在,刚刚过去一半,希望接下来上海派出的援疆专家,能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地成长。”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孙永顺,在喀什二院担任消化内科副主任。除了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同事,他还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讲座。一开始,同事们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几堂课讲下来,孙永顺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完美。于是,他改让同事们走上讲坛:“让他们轮流来讲,他们就会花心思去查文献、做准备,完成一个自学的过程,在讲述中也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等他们讲完,我再上台对他们讲的内容进行点评、分析。实践证明,这样的互动交流能够让大家成长得更快。”
上海专家为喀什多个县市、乡镇的医疗卫生骨干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去年9月,来自南疆各地州的70余位学院参加了以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的诊疗进展为主题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教授以及两地的多名专家来到喀什为学员们授课。今年6月,由孙永顺“张罗”起的这一国家级培训班又在喀什开班,继续为南疆同行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上海——喀什消化疾病诊治中心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三优人才计划、紧缺人才培养、复旦大学研究生班、住院医师规培……无论是年轻的新进医生还是成熟的科室主任,都可以在其中觅到更上一层楼的最佳路径。
复旦大学开设“在职研究生培养项目”,已累计录取51名喀什二院临床、医技、护理、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生,2016年,第一批9名学员顺利毕业,获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这种跨省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新疆卫生界尚属首次尝试。
三年援疆路,面貌全新的喀什二院就是吴韬团队交出的完美答卷。“我相信,通过上海援疆医疗队一轮又一轮的援建,喀什二院的综合实力一定会逐渐接近上海顶尖三甲医院的水平,这不仅能让新疆各族群众受惠,也能将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服务到周边邻国等更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