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县:哈萨克族姑娘与汉族小伙的幸福姻缘
天山网讯(记者史雪红报道)一个是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一个是失去右手的汉族小伙,两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在日常接触中产生了爱的火花并坚定地走到了一起,共同谱写了跨越民族的爱情故事。
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家住新疆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200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尼勒克县一电器商场打工。这年,从部队复员后因帮邻居粉碎草而失去右手的李金铭也来到亲戚家的火锅店帮忙。两家店面挨在一起,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
每次看到走路时总是将一只手插在口袋里的李金铭,没有给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留下好印象。但得知李金铭是帮助人而残疾的情况后,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还抽空帮他洗衣服。
“这辈子我要做你的右手!”9月11日,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告诉记者,她与李金铭谈对象的事在双方亲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的亲人与她断绝了来往,面对亲人的反对,李金铭没有气馁。
“我发现她心地特别善良。”李金铭说,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开朗的性格吸引了他,他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她。
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的母亲去世早,工作之余李金铭常去看望她年迈的父亲。为改善她家的生活,他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10只羊送到她家。踏实肯干的李金铭终于打动了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的父亲,两人的感情也经受住了考验。
“我感到自己很幸福。”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说,她对家的渴望很强烈,2007年,李金铭与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终成眷属。她为找到了疼爱自己的丈夫和接纳并喜欢自己的公公婆婆而感到高兴。婚后,看到爷爷奶奶年龄较大,她主动把爷爷、奶奶接到家中一起居住,这一举动让李金铭特别感动。
“孝顺、勤快、懂事,做饭好吃,炒菜可口……”李金铭的爷爷李廉福今年89岁,说起他的哈萨克族孙媳妇赞不绝口。
奶奶今年88岁了,胳膊摔坏后生活不能自理。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常给奶奶按摩、梳头、说悄悄话。一次,奶奶把大便解在床上,爷爷非常生气,正在干家务的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听到后连忙劝阻,并麻利地把弄脏的床单换洗干净。奶奶的山东话除了家人能听懂外,邻居都听不明白,每次邻居来串门,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总是给邻居们当翻译。她细致周到地照顾两位老人,时间长了村里人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李廉福闲来没事就在院里种些蔬菜,家里吃不完就骑着三轮车到几公里外的县城去卖。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与李金铭商量后便给老人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方便老人出行。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爷爷总要悄悄给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留一份。
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说,早上她给两位老人做早饭时就多做一点,单位离家太远中午回不来。晚上回家,李廉福已把水打好、煤生好、菜准备好了等她做饭。她做饭时考虑两位老人的口味,饭总是做得很软,不放辣子等刺激性食物,两位老人也很尊重她的民族习惯。
婆婆张茂兰说,儿子娶的哈萨克族媳妇人品好,从没嫌他儿子是残疾人,更不嫌他家穷。她不但认可这个哈萨克族儿媳,更把儿媳当做自己的亲闺女。
“一个男人能舍命救自己,我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说,结婚后的一件事彻底地震撼了她。2009年冬天,李金铭与她到伊宁市看望李金铭的姑姑,当晚他俩煤烟中毒,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虽然头脑有意识却无法动弹。危急之下,李金铭咬着牙硬是把她从床上拖到了门口,用头撞开了房门,她为自己嫁了这样一个爱自己的男人特别感动。
2011年,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应聘到伊犁联通公司尼勒克县分公司上班,她发挥自己懂双语的优势,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上班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员工,并在伊犁联通公司众多营业员中综合分数排名前五。听说自己有一个汉族丈夫,同事们都非常惊讶。上班地点离家远了,李廉福则风雨无阻地骑三轮车每天接送她上下班,这更成为她所在单位的一段佳话。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说。
“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加克斯古丽·叶尔肯别克说,虽然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爷爷奶奶的关心,公公婆婆的尊重,同事的羡慕,都让她感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如今,踏实能干的她已是伊犁联通公司尼勒克县分公司客户经理。在她的眼里,各民族大团结就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相互关心,这个团结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