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疆两会:17份提案聚焦双语教育
1月22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组了解到,本次政协会议共收到17份关于双语教育的提案,分组讨论时,制约双语教育发展的师资问题也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新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正在积极应对这一难题,随着两年学前双语教育的普及,2015年南疆双语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将达到一个高峰,各地小学双语教师将面临新挑战,不仅需要大量补充,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双语教育幼小衔接。
农村教师待遇还需提高
民革新疆区委会的提案中指出:双语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尤其是农村和偏远艰苦地区留不住老师,条件相对差,待遇不高是原因之一。
和田地区策勒县奴尔乡中学教师阿不都吉力力·阿不都热合依木说:“我们乡到县城100公里,到和田市200公里,比较偏远,因为待遇低,很多年轻老师一有机会就走了,希望能够提高待遇,留住更多优秀老师,我们学校双语班和普通班都缺汉语老师。”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2014年自治区落实了南疆三地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每人每月200元,2015年计划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逐步提高标准并扩大覆盖面,力争中央财政支持,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南疆四地州,力争将资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村级小学教师提高至每人每月1700元。
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雷伟说:“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需要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支持才能实现,乡村学校条件艰苦,提高待遇也是基层教师的心声,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才行。”
喀什地区伽师县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采取县级统筹发放,离县城比较远的乡村学校教师补助要高于每个月200元,这一做法对偏远乡村学校的教师稳定性起到了一定激励。
为结构性缺编出谋划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吐鲁番市副市长竞中梅一直很关注教育,她说:“双语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师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地双语教育发展和质量,结构性缺编成了全疆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相关各部门都能给予重视,并携手共同破解难题,建议在编不能胜任双语岗位教师转到其他部门或者提前退休,出台政策吸纳实习支教大学生到南疆学校就业。”
伽师县教育局双语办公室主任艾合买提江·阿吾提说:“我们现有的教师数量是够的,但一些教师无法胜任双语教学,编制又有限,双语岗位上又缺教师,这个问题很让人头疼。”
为了应对2015年秋季开学双语教育幼小衔接,伽师县教育局已经开始做师资摸底,制定了相关培训和新补充教师的方案。
艾合买提江·阿吾提介绍,他们现在比较缺小学的汉语和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增加编制补充教师,还希望国家和自治区多给一些双语教师培训名额,提高培训质量,培训一个回去就能用,这样才能逐步解决他们的师资困境。
基层教师渴望提高自身能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马衍波是兵团第一中学教师,她说,“虽然每年国培和区培计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参加这样级别培训的教师数量太少。”她建议扩大国培、区培计划人数,让更多教师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培训,同时在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定期邀请专家为教师授课,建立各级双语教师竞赛机制,以竞赛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阿不都吉力力·阿不都热合依木正在和田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他说:“我1991年走上讲台当起一名教师,2008年去新疆教育学院参加过一次40天的培训,我们乡村的教师都渴望多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2014年暑假,我们学校有两位同事参加了国培计划,我很羡慕他们拥有那样的机会。”
呼吁出台地方特岗教师计划
自治区政协委员、喀什师范学校教师姑丽皮亚·阿吉说,她的学生很多都在基层双语幼儿园任教,因为基层缺老师,工作量很大,有时一个人要承担一个班所有的工作。她建议自治区出台地方特岗教师计划,所需经费由自治区财政和各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缓解农村教师短缺的矛盾。
数量不足是目前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据了解,近三年,国家特岗教师给新疆的计划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育部门也有人提出新疆应该启动地方特岗教师计划。据了解,目前,河南、宁夏、贵州等省区已陆续启动地方特岗教师计划,用以充实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李金霞 张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