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遥祭历史珍视未来
作者:邓海建
2014年12月13日。中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一天,南京鸣放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号,行人就地驻足默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规格出席肃穆威仪的公祭仪式。
《论语·学而》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个国家的祭祀,一个民族的缅怀,无论是王师北定的慷慨悲壮,抑或是龙城飞将的步履铿锵,千百年来,公祭作为一种仪式,表达的情感与凝聚的共识,远远超越了纪念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国家公祭日,是将国家的意志、信念与情感,上升为人格化的制度,归于普适的世界观,彰显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腾与价值皈依。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毕生证言,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从纪念馆“哭墙”前一束鲜花,到国家公祭网上的万千祭言……这个日子,凝重而闪耀,辽远而庄严。
77年,30余万,一座城池的沦陷,一段历史的仓惶。血腥的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涤荡而湮灭;民族的屈辱,亦在回望中沉淀下不容淡忘的痛感。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一刻,南京不只是南京!以国之名,遥祭历史。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信仰。正如专家所言,“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死难,中国人民的生命遭到极大的伤害。”数字冰冷而抽象,生命鲜润而温婉。一段历史疏忽而过,多少家庭生死两隔?最高规格的国祭,是为人性与历史正名,是给予曾经的兄弟姐妹最深沉的慰藉。
这一刻,南京不只是南京!以国之名,铭记历史,不为仇恨,只为真相。这是为客观、理性、真实的历史而秉持的正义姿态。“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战争伤亡。”这是多年来日本右翼分子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辩解之词。然而,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12·1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以铁的事实再次向世人表明:从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短短六个星期中,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屠杀了300000以上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
这一刻,南京不只是南京!以国之名,望向未来,居安思危,以史为鉴。2014年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12月13日分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制度安排,缘于两种考量:一方面,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被少数野心家所粉饰。近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虚张声势。另一方面,在逐渐强大起来的今天,在实践中国梦的漫漫长途上,“落后固然可能挨打,落后加腐败就注定要挨打并被打得很惨”等老理,仍需要借助古老的史实,告诫每个中华儿女。
“对历史闭上双眼,又如何看得到未来?”金陵城内,扬子江畔,以国之名,遥祭历史。强大起来的中国,需要从这场仪式中放慢脚步,与过去未来对话,在悲情与荣耀之中,安放自己的心,走好自己的路。(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