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米东区:合作社带领农民步入致富快车道
红山网讯(记者 李鹏) 9月11日,记者来到乌鲁木齐米东区大田黄牛经济合作社,该社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合作社没成立之前,农民贷不上款,千辛万苦贷上了,最多只是1至2万元。现在有了专业合作社担保,许多信誉较好的农户可以贷到30万至50万元,在贷款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农民扩大了种养殖规模,收入大幅增加。仅2012年我们许多社员户均增收达到10万至50万元。合作社通过服务增加效益,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抵押难、无押品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农户个人贷款的门槛;农户通过优质优价、统一服务、节约了成本、实现了增收,达到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共赢的目的。”
人行乌鲁木齐中支米东区支行行长王少华告诉记者,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推动下,辖区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放,推动米东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入快车道,带动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走上致富之路。他列举了这组数据:2010年为7815元,同比增长9.8%;2011年为8755元,同比增长12%;2012年为10602元,同比增长21.1%;2013年为12300元,同比增长16%。
据记者了解,过去米东区农民基本以户为单位,规模化、专业化农业发展缓慢,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2个,注册成员总规模892人,尚处于起步阶段,带动能力不强。2010年中央新疆座谈会之后,米东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发展到309个,增速达到51%;注册成员发展到11187人,提高了92%。辐射带动农户4万户,入社率48%。309个合作社基本覆盖了米东区7个乡镇的各类产业,覆盖率达到70%。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的主流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领“三农”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米东区已累计培育乌鲁木齐市级示范社35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5家。各类示范社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带动农户加快发展,在合作社产业带动、品牌创建、经营机制创新等各方面综合能力作用的推动下,辖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迅速提升。
人行乌鲁木齐米东区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引领辖区各金融机构切实加大支农资金投入,特别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满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消费等领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农民+基地”、“农民+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联动发展。辖区各金融机构依托“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利率、期限、额度、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创新,加大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支持和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为8.52亿元,同比增长190%;2012年为9.04亿元,同比增长106%;2013年为11.15亿元,同比增长123%;2014年6月末为15.27亿元,为支持“三农”与辖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