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创城为居民幸福指数加分

28.06.2016  11:07


    近年来,乌鲁木齐居住环境日益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日益提升。红山公园经过多次改造,已与城市互相融合,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本网资料图片)
   (记者 郭军鸽)自从进入夏季以来,家住鲤鱼山北路的阿布拉江·比拉力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小孙子在附近的小游园里散步纳凉。
  “这才几年的功夫,家门口就有了一处漂亮的小游园。” 阿布拉江·比拉力说,不仅是自己家门口,现在出门抬头就是蓝天,街道上到处有绿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其实,不只是阿布拉江·比拉力,随着向全国文明城市冲刺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在2011年3月就提出到2017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BRT、煤改气、地铁、“”字路、高架桥、棚户区改造、蔬菜直销点……这些乌鲁木齐市民耳熟能详的热词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提升之力带来变化之美。如今,扎实推进的创城行动让市民都有了多样的深切感受。
  截至去年年底,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今年5月,乌鲁木齐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0天,在全国74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中位居第9位,创历史新高。
  和谐社会源于一点一滴,文明乌鲁木齐始于一言一行。
  除了生活环境的改善,在乌鲁木齐的街头还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身披志愿者绶带、走家串户向沿街的商户宣传诚信经营,劝阻街头不文明行为。目前,全市100多个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20余万人,服务项目达200余项。
  如今,乌鲁木齐志愿者们演绎着“大爱之城”的新鲜内涵,一些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乌鲁木齐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不仅如此,全市共涌现出“道德模范”52人,“美德少年”20人。他们带来的社会效应是见贤思齐、从我做起。
  红灯前等待的脚步多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少了,服务窗口前的笑容多了,外出用餐时剩饭菜少了……文明城市不仅仅只是华丽的外表,也是市民的认同。
  2015年2月28日,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揭晓,乌鲁木齐市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拿到了这张被誉为全国最具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入场券。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只是争个荣誉、争个牌子,而是要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中全面改善民生。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在创城中文明素质快速提升的乌鲁木齐各族市民,正以自己日积月累的点滴行动,树起城市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