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树川:“我要坚持做一辈子慈善”

06.12.2014  01:15

乌兰树川和孩子们在一起

    天山网讯(通讯员张蕾摄影报道)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新疆师范大学老师乌兰树川再次通过网络,发起为和田地区贫困学生捐赠的倡议书。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他发起的第二次公益行。

    2008年至今,乌兰树川从一名律师到教师,职业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的初心。他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都要坚持做一辈子慈善。”12月5日,记者走进乌兰,采访了他的公益故事。

     乌兰老师,亚克西!

    “乌兰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我们都想你了。”12月4日,新疆师范大学乌兰树川老师接到阿图什市麦依乡小学甫尔达吾斯的电话,他亲切地在电话里回复:“叔叔一有时间就去看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半个月前,乌兰树川带着来自乌鲁木齐、郑州、广东、深圳、香港等爱心人士捐赠的礼物。来到克州、喀什等7个县(乡),为那里的孩子们送上冬日的温暖。

    11月18日,乌兰树川和他的爱心团队来到阿图什市麦依乡小学,他轻轻地在教书楼的走廊里看着正在学习的学生们。突然,三年级学生甫尔达吾斯透过玻璃指着乌兰喊:“看,是乌兰老师。”同学们各个站了起来,齐声说:“乌兰老师好!

    “小家伙眼睛真亮,一眼就认出我了,我高兴极了。”乌兰告诉记者,今年9月,他就曾与自治区工商局住库库力工作组郑庆文组长联系为小学做慈善的事。当时,乌兰亲自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并对孩子们承诺,一定会带着礼物来看他们。

    拿到文具盒和羽绒服,甫尔达吾斯走上前和乌兰握手。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说:“乌兰老师,亚克西!”学校的艾孜热提老师告诉记者:“甫尔达吾斯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他得知乌兰老师要来,这一句话练了一周时间了。

    “最近,甫尔达吾斯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他的孩子们也开始认真地学习汉语,他们都争着给乌兰写信呢。”艾孜热提说。

    在疏附县站敏乡木苏玛阿恰皮拉勒村小学,二年级学生古丽整天穿着乌兰送的羽绒服不舍得换。古丽说:“这是乌兰老师送我的新的衣服,穿着可热了。”乌兰告诉记者:“这所小学有143个学生,我们带来了80套羽绒服,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下一次我一定多准备。”爱心团队的到来,让很多学生有了新梦想。比如古丽,她告诉记者:“我长大了也想到老师,既能教学生也能用爱心帮助更多的人。

     6年公益路上献爱心

    2008年,乌兰在广东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在深圳,乌兰结识了广东狮子会的成员,参加了由他们组织的公益慈善活动。这次活动,让乌兰萌生用公益事业回报家乡的念头。

    2010年,乌兰从深圳回来后在新疆师范大学担任一名教师。当时,在工作中,他2010年4月为阿尔泰地区考上西北民族大学而学费不足,生活费困难的祖丽德孜捐助了5000元, 祖丽德孜的父母常常到乌鲁木齐会带些自家酿造的酸奶,来看望乌兰老师, 祖丽德孜也时常通过短信问候感激乌兰老师.

    第一次做公益让乌兰感受到了家乡人的热情,他申请加入了广东狮子会,成为一名公益志愿者。乌兰回忆说:“我出生在乌苏市的一个小农村,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贫困的人。”今年9月,乌兰得知一名蒙古族小伙阿巴依尔需要救助,他通过广东狮子会和新疆一些爱心人士,为(名字)募集了治疗善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乌兰的慈善队伍。新疆骏坤制衣厂总经理徐永军也加入了慈善队伍,他说:“乌兰坚持做慈善的行为感动了我,也让我明白做慈善的慈善的门槛儿很低,说句鼓励的话,献一份爱心,都是慈善。”在为南疆贫困群众送温暖活动中,徐永军特地为阿图什市阿扎克乡的低保户准备了30套衣服。

    新疆腾格里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孟晓旭说:“我们在南疆温暖行中捐赠了价值32万元的物品,是为了把爱心传递下去,也是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形式。

    在疏附县站敏乡木苏玛阿恰皮拉勒村,乌兰所带领的爱心团队也感动了住村工作组成员。自治区政法委住该村工作组副组长姚舒燕说:“乌兰老师的行为很让人感动,一个人能坚持做慈善,并感召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面对大家的称赞,乌兰说:“行善和行孝一样,必须有紧迫感及时性,若等到有能力有时间的时候进行,恐怕没有机会和时间,要知道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