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去极端化”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去极端化”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全国人大代表、委员热议“去极端化”
(特派记者张丽霞卉子刘旸辉任江任华)去年,在新疆大地上,“去极端化”发出了铿锵的足音。
从“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到大力开展“一反两讲”宣传教育,再到运用好“五把钥匙”;从社会各界一层层有力的发声亮剑,到各地州市一场场呈现宝贵经验的“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再到自治区组织开展的一个个润泽人心的文化活动……一年来,“去极端化”的烙印如此明晰。
新的一年,面对新的形势,“去极端化”工作怎样进一步深入推进?有什么更好的形式?怎样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围绕一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要加强顶层设计代表、委员们认为,新疆反恐斗争已进入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尖锐激烈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把“去极端化”作为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工作。“要想高位推动‘去极端化’,就要形成合力,树立没有与宗教管理无关的地方、无关的部门、无关的人的理念,做到一级讲给一级听,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全国人大代表曾存说。全国人大代表郭连山说,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包括宗教在内,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就要将“去极端化”纳入法治化轨道,制定自治区“去极端化”中长期规划,使宗教活动的开展,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进行。
全国人大代表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说,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就要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在“去极端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
“维吾尔族和其他各民族一样,是一个有着丰富灿烂文化的民族,如果任由宗教极端思想蔓延,那么,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都会被连根拔起、湮灭消亡。”全国人大代表迪丽娜尔·阿不都拉说,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必须积极调动少数民族精英阶层的文化自觉,坚决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蔓延。
全国人大代表李建国说,“到人、管用、有效”是检验“去极端化”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全疆要尽快组建一支由干部、教师、宗教人士、文艺宣传人员、草根宣讲员等组成的大宣讲队伍,真正形成“到人、管用、有效”的“去极端化”大宣教格局。
要让文化生活火起来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没有手鼓敲起来的婚礼就不是婚礼,没有哭声的葬礼就不是葬礼。
代表、委员们说,新疆是歌舞之乡,音乐和舞蹈已经融入维吾尔族同胞的血液中,推进“去极端化”,就是要让现代文化在基层乡村落地生根,红红火火,成为开启心智、扶正祛邪的良药。
迪丽娜尔·阿不都拉说,她记得小时候,维吾尔族农民的生活,就像画卷,妇女们头戴各色绣着金线的纱巾,穿着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服饰,像花儿一样,大老远就能看到,非常美丽。
全国人大代表阿迪力·吾休尔说,现在,南疆不管男女老少很喜欢跳“小苹果”,这说明“去极端化”找到了老百姓喜欢的方式和载体。他说:“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要让老百姓了解党的好政策,不能靠说教,而是要加强文化产品供给。”
“比如农民小品大赛、农民画大赛、体育比赛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和载体。”全国人大代表牙生·吐尔逊补充说,去年南疆很多村都建起了图书室、网吧,事实证明,这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很受农民欢迎。
“农闲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农民表演自编的文艺节目,给他们开办培训班,帮助他们学习技术,这对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入侵有一定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哈斯也提·艾力说,心灵的田野如果不被真理占领,必然会杂草丛生,积极引导民族习俗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可以很好地使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
探索更好的文化路径代表、委员们说,“去极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坚决切断宗教极端思想,就要不断地探索更好的文化路径,坚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现代文化内涵广泛,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去极端化’是长久之计,但这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创造平台和载体来实现。”全国人大代表麦尔丹·木盖提说,去年,阿克苏地区降低了40%的三公经费后,除将资金用于维稳基础投入外,其余部分全部用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去极端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摸索和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丽娜说,深入推进“去极端化”活动,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崇高理想信念的种子,筑起一道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入侵的“防火墙”。她建议,在孩子们开始学习知识、认识社会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开展一些类似“法制进校园”、“法制进幼儿园”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少年儿童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对宗教极端思想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是宗教极端思想妄图争夺的一块重要阵地,更是‘去极端化’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住疆全国政协委员布娲鹣·阿布拉说,宗教极端思想对教育领域的渗透,就是和我们争夺教育阵地、争夺少数民族青少年、争夺少数民族的下一代、争夺新疆的未来,就是要搅乱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我们必须要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去极端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用贴近大学生们的传播方式来推动“去极端化”工作,从而有效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曾存说,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旅游业文化还应当全面发力。“事实证明,世界上最繁荣的地方,都是最包容的地方。”他说,国内许多省市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能让老百姓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还能让老百姓更好地接受先进文化,增进各族群众与国内外交流交往交融,在多种文化交流碰撞中走向开放包容,走向现代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