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铺筑丝路新通道

15.10.2014  22:27

历时3年半,湖北代建的G30新疆乌苏至赛里木湖300公里一级公路改高速公路项目目前圆满完工。3年多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援疆指挥部一班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湖北交通人支援新疆交通建设、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时代赞歌。

2011年1月12日,交通运输部在乌鲁木齐召开交通运输援疆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国21个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以对口援疆项目代建的方式,对新疆交通建设管理进行技术支援。

援疆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交通运输厅专门成立了由厅党组书记、厅长尤习贵任组长的“援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援疆代建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服务保障。受省交通运输厅委派,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代建单位与新疆交通建设管理局签署了代建协议,承担G30乌苏至赛里木湖一级改高速项目代建管理任务,使学院成为全国高校中首个承担代建公路项目的院校。

G30乌苏至赛里木湖一级改高速项目是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中第7横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G30)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高速路网规划的“五纵五横三环四连”骨架公路网第一横的组成

路段,途经塔城、博州2个地州,3个县市,兵团第五师、第七师 2 个师,与赛果高速相连。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线全长298.976公里,其中新建39.881公里,改建259.095公里,概算总投资40.98亿元。

乌赛项目全线划分两个标段,实行大标段、大监理管理模式,有效工期短、安全责任大、作业点分散、施工材料缺、少数民族多,指挥部立足“无私奉献,为新疆人民服务;争创一流,为湖北交通争光”,提出“争创示范工程,铸造代建品牌”的建设目标。

——以质量为核心,争创标准化示范工程。在施工招标阶段,指挥部就将工程管理标准化列入项目专用合同条款中,并将《G30乌赛一级改高速项目工程管理标准化规定》 作为附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在项目施工阶段,依据有关规定,严格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首件制,开展质量通病防治,按规定使用钢筋绑扎胎卡具、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设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沥青拌合站采取黑匣子远程监控、关键试验仪器数据同步联网处理等手段,不断加大关键环节、重要部位的施工过程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清除出场,管理不到位或质量不达标的坚

决返工。经检测,项目关键指标合格率达到100%,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达到 85%以上,钢筋加工与安装检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其它指标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达100%,施工质量得到一致好评。

——以安全为重点,争创平安示范工程。G30乌赛原一级路肩负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两个国家级口岸的公路货运吞吐量,货运车辆占比达 60%以上,平均交通量达8000辆/日,一旦发生交通拥堵、重大交通事故,将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确保正常通行的情况下,改建其中260公里路段,安全风险极高、施工组织难度非常大。经过反复论证和实地验证,指挥部确定了“半幅封闭、半幅双向通车”的保通措施,每7公里进行半幅封闭作业,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施工后重新开放交通,确保社会车辆通行,实现了项目安全生产“零事故”。

——以阳光为推手,争创廉政示范工程。创造性地实施“八个两”的工作举措,即施工合同与廉政合同一起签;内部监督与上下级监督一起上;工作职责和廉政守则一起上墙,同步履行;单位风险与个人风险一起预防;指挥部与地方纪委、检察院廉政共建活动一起实施;廉政经常性教育和警示性教

育同步推进;工程进展信息和廉政工作信息一起发布;腐败行为惩治和先进典型宣传一起进行。全面实施阳光补偿、阳光支付、阳光招标、阳光管理,干净干事业、勤廉铸丰碑。

——以科技为手段,争创信息化示范工程。以电信网络为支撑,建设了OA办公自动化平台、远程视频会议平台及网站信息宣传平台,实现快捷高效、节约资源、低碳环保、公开透明四项目标。

博州地区冬季零下20多度,地震灾害频发。首任指挥长陈方晔先后三次住院,住院时仍然心系项目建设,每天通过电话远程指挥和管理。2013年,陈六明总工接替指挥长一职,2014年8月初,父亲病重住院,家人希望他回家看看,但当时正值乌赛项目攻坚冲刺的关键时期,他始终坚守一线,父亲去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苍劲的胡杨和广袤的戈壁见证了湖北交通人建设边疆的豪情。指挥部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并连续两年获自治区“筑路先锋杯”称号。2014年9月,在全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与新疆自治区政府联合表彰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为援疆代建先进管理单位,陈方晔为优秀指挥长,陈六明等为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