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软弱涣散村“两委”的蝶变

04.12.2015  22:03

  11月16日,一个普通日子。

  这天,对和静县哈尔莫敦镇觉伦图尔根村来说却非同寻常。镇党委对该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的考评为优秀,并报县委组织部。

  一年前,该村党总支因群体性上访,“80、90后”青年管控不力,社会稳定存在隐患,戴上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帽子。

  还是原来的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工作变化为啥这么大?

  “这是‘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结果。

  “这是从回避问题到敢于面对问题、靠前服务的转变。

  “这也是对村‘两委’是否公平公正处理矛盾的考验。

  ……

  巴州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管理处处长、州派住觉伦图尔根村“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布日古代,哈尔莫敦镇党委书记赵德庆,镇党委委员、组织干事王金花的评价,道出了变化的原因。

 

  不作为导致上访不断

 

  2012年11月25日,具有戏剧性的一天。

  上午,觉伦图尔根村党总支书记李斌华带着村民到和静县环保局上访:他们争取到的环保项目被邻村抢去实施了。时任县环保局局长的赵德庆接待了他们,做了疏导工作。下午,县委宣布,赵德庆任哈尔莫敦镇党委书记。

  群体性上访,成了他上任的“见面礼”。

  第二天,百余村民又因草场纠纷到州政府上访,又给了赵德庆一个“下马威”。

  此后,每隔几天,就有村民到赵德庆办公室上访,其中不乏觉伦图尔根村的,他发现该村上访风气甚浓:

  ——村民因私垦国有储备土地引发纠纷而上访;

  ——村委会未按程序出售集体林带,引起村民不满而上访;

  ——你浇水淹了我家地,我耕种时多占了你的田埂,也上访;

  ……

  村民反映的问题,大多是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小事”。上访原因:一是村干部不按程序办事;二是敷衍村民反映的问题,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小事拖成大事,助长上访之风。

  “我们找他们(村干部)也没有用,白说。

  “上访才能引起重视,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觉伦图尔根村2组村民陈建军是老上访户,说起开荒引起上访一事,他就气大。原来,该村1、2、10组村民的田地与160亩国有储备土地相邻,因不知情也不懂法,村民争相开垦,被国土部门制止时还质问:为啥与自家相邻的荒地就不能开?找村干部倾诉,不解释也不解决,被当“皮球”踢到上级部门去。村民们只好到镇、县、州政府上访。

  “让人不满的还有,经常找不到村干部。

  65岁的杨子光在觉伦图尔根村生活了45年,说起以前村干部的作风,他也是一肚子怨气。他所在的3组离村委会25公里,去村委会常找不到人,办点事要跑几趟。

  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徐艳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调研,发现该村村干部不按时上班,工作随意性大,说话难听,态度还不好。时间一长,村委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就降低了,村民有事也不愿找村干部反映和解决了。

  2014年底,觉伦图尔根村党总支被评定为县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访惠聚”促成风气转变

 

  以问题导向抓制度建设,抓工作作风,抓改进落实。

  今年3月,州派住觉伦图尔根村“访惠聚”工作组入住后,就和村干部约法三章:把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围绕落实首问负责制、岗位替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承诺服务制、错误追究制等制度,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

  住村工作组干部和村干部交叉任职,布日古代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斌华任住村工作组副组长;完善规章制度,增加管用的内容;村干部坐班,每天提前10分钟到岗、点名;每周一开联合例会,点评上周工作,安排本周任务;住村工作组干部手把手地教村干部上网、写工作总结、做读书笔记。

  访民情中,布日古代率先联系贫困户买买提吾拉音·艾拜,他家6口人,3儿1女,两个儿子残疾。春播了,布日古代自掏腰包,给他家购种子、化肥;古尔邦节到了,又给他残疾的小儿子买了一套崭新的衣服……

  七八月份,正值辣椒成熟之际,以辣椒种植为主的6组因欠电费,面临机井停电、辣椒因缺水减产的危险,住村工作组主动垫交2万元电费,以解燃眉之急。

  觉伦图尔根村后山建起了供60户牧民入住的定居点,因没水没电不能入住,住村工作组筹措25万元打了口机井,解决了定居点用水难题;协调国家电网和静县供电公司减免每户800元用电入户费,通上了电。

  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村干部们也铆足劲,要干出点样子来。

  “我们从解决上访遗留问题入手……

  村委会副主任吐尔洪江·阿木提说,李斌华和村干部主动上门,回访上访村民,找有关部门解决遗留问题;请司法、林业、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到村里来,现场解决土地、林木纠纷等未决之事。

  9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8组7户村民晾晒的120吨玉米冲散到3公里长的戈壁滩上,泡在泥水里。若不及时抢收,只能看着玉米发芽、霉烂,7户村民心急如焚。觉伦图尔根村党员、干部,住村工作组、镇干部等200余人,自发地赶到戈壁滩上捡拾浸在泥水里的玉米。

  赵德庆闻讯赶到现场组织抢收,仅用一天,玉米全收了回来,7户村民感动得直掉眼泪。

  “村干部的作风变了,又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8组组长马应振的感慨,代表了村民的心声。

  失去的民心,又一点一点地找了回来。

 

  敢担当重塑良好形象

 

  “按规矩依法办事。

  “沉下去靠前服务。

  这两句话是觉伦图尔根村村干部在转变作风中提炼出来的。

  今年夏天,甘肃德瑞种植有限公司(简称德瑞)负责人来到该镇,考察、洽谈土地连片承包,建向日葵、玉米育种基地。觉伦图尔根村干部得知后,主动前去接洽。

  德瑞工作人员考察后,看上了该村土地。

  “每亩承包费500元。

  “不行,每亩700元。

  双方在洽谈时,分别为维护公司、村民的利益,“据利”力争。

  村干部回来后,征求每户村民意见,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连片流转10000亩土地,以650元/亩的价格租给德瑞,合同从2016年起生效。

  “这件事办得好!

  “比自己种划算。

  杨子光算了一笔账,他家40亩地,今年种玉米,每亩收入300元,流转承包出去,收入多了一倍,他已拿上60%的承包费。

  布日古代说,此事,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事先征求村民意见,集体决策,没有一户村民上访。

  村干部主动为民服务,还表现在走下去,现场办公。

  8月,2组村民胡太平盖暖圈搞养殖,要写申请、盖公章、办理补贴手续,以往这事要往村委会跑几趟。已是2组组长的陈建军得知后,给李斌华打电话说明了情况。村委会派副主任芒凯带着公章来到该组,现场核实后,当天给胡太平办完了所有的手续。

  该村对“80、90后”青年的管理也是主动作为。

  村“两委”班子争取到人社部门的优惠政策,联系巴音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机构,免费送“80、90后”青年前去学习,一年一期,一期6个月,每批20余人。农闲时,他们利用所学技能外出打工。

  “80、90后”青年农闲时的管控隐患靠培训和就业解决了。

  觉伦图尔根村的变化,得到了镇、县领导的肯定。

  11月18日下午,和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穆和军接受采访时介绍,该县有54个行政村、31个社区。去年,县委抓党建自我加压,确定了18个集中重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5个村、3个社区),这在全州各县市中是最多的,目的是以整顿为契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通过“访惠聚”活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也是该县的一个特色,觉伦图尔根村则是一个缩影。“访惠聚”活动转变了村干部工作作风;解决了村干部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教会了村干部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扶强、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