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每天写作业不能超1.5小时》引发乌鲁木齐市民热议

25.12.2014  13:54

  家庭作业,本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途径,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学习方法,更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渠道。本报12月22日A07版报道的《初中生每天写作业不能超1.5小时》一文,引发众多乌鲁木齐市民热议,觉得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简直“不可能”。

   12月19日,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要求》中首次对各项科目的作业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重申了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其他年级控制在1小时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高中生作业量不超过2小时。

   老师家长都称:应试教育若不改,“减负”之举是治标不治本。

   针对《要求》的相关规定,有关教育部门表示,《要求》是针对学校及老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规范,也是标准,老师应该参照这些规范进行教学,其作业量不能少,但也不能超过,在对老师的考核中,不得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

   七至九年级作业量的规定

   语文: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至少1次。大作文每学期8次。小作文以与教材配套的片断训练为主,提倡写周记、日记,每学期不少于10次。

   汉语: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至少1次。结合课文话题进行作文训练每周至少1次,提倡写周记、日记。

   数学:每周至少4次。

   英语:每周至少3次,听写2次,隔周安排一次话题作文。

   物理:每周至少3次。化学:每周至少3次。

   品德:每周至少2次。

   历史:每周至少1次。

   地理:每周至少1次。

   生物:每周至少1次。

   高中作业量的规定

   语文:大作文每学期至少8次。小作文提倡学生写随笔、周记等,每学期不少于12次。

   汉语: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至少1次。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5次。结合课文话题进行作文训练每周至少1次,提倡写周记、日记。

   数学:每周至少4次。

   英语:基础知识作业每周至少4次;英语作文每周至少1篇。

   物理、化学、生物:未分文理科时每周至少3次,分文理科后每周至少4次。

   政治、历史、地理:未分文理科时每周至少2次;分文理科后每周至少3次。

   家长的真情“告白

   “现在是冬天,孩子天还没亮就去学校了,晚上到家写作业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事,就这样,付出和回报依然不能成正比,孩子的‘成绩’还是不怎么理想。这个初三,实在太难熬了。”12月23日,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三的刘星宇(化名)的母亲张婷给新疆都市报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上学”故事。

   张婷说,每天数小时的作业量成了整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张婷回忆起自从孩子上初中以来,作业从来就没有在1.5小时内完成过,就算是小学,作业多的时候还要做上2个小时。“这怎么可能,如果是一门课的作业还有可能。”张婷说。

   张婷说,其实她的孩子非常喜欢看课外书,整天除了做题还是做题,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几乎被扼杀了。“其实我现在特别能理解那些孩子一上大学就像‘解放’了一样,因为孩子在初中、高中都学够了,甚至有的孩子会终身厌学。

   师生要拿成绩说话

   “学习好”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老师方面:为了升学率、提高教学质量,压力时时在心。学生方面:每天学到深夜,真是累啊!可如果没有“压力”,没有“辛苦”,又如何能得来目前社会上认可度最高的“成绩”。

   乌市一中学万老师告诉记者,在学校考核老师的各项指标中,学生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老师也不想给学生布置那么多的作业,“真的是没办法。”学生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更多的时间是要靠学生自学,可自觉学习的孩子毕竟占少数,那只有通过让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更扎实地记住每一个知识点。

   张老师说,有些孩子面对诸多作业应接不暇时就会“”。而且现在通讯工具发达,有的孩子还没看清问题,就能在网上找到“满天飞”的答案了。尽管如此,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也没有减下来。

   今年在某重点中学上高中二年级的张雨欣,在班级和年级的排名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具有指导性的,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自己学,恐怕我们学生对高考知识点不能准确地掌握。”记者了解到,张雨欣自上初三以来,凌晨2点之前是不会去睡觉的。

   要求》出台意义何在?

   面对老师及家长提出的种种疑问,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陈希海说,出台《要求》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校及老师的教学评价学生 “成绩”不是唯一标准。

   陈希海说,由于我区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偏远的学校还达不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例如学生的作业量、教学反思等内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也不够规范,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达不到《要求》中的基本标准。因此,《要求》的出台,对于推进各地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对作业布置与批改提出具体要求以外,《要求》还将实验教学的内容单列一章进行细化规范,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多媒体教学等内容,使我区中小学教学常规有系统的规范可循。

   减负如何落实和监管?

   陈希海说,《要求》首次将每科的作业量进行具体的规定。其中初中生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学生作业量不超过2小时都是根据每学期每门课的课时量测算出来的。

   一项好政策出台,其执行效果是关键。陈希海说,《要求》对如何执行和监督检查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综合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对学校及老师的评价有很多内容,不仅仅是“成绩”。这一政策的落实就需要依靠这些评价及考核来执行。目前,《要求》是一种规范,自治区也强调中小学日常教学的规范性,在作业量的布置方面,各个学校应按《要求》达到这一规范。

   在《要求》试行的过程中,各学校要发挥主动性,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可及时向自治区教育厅反馈。

   记者手记

   当很多家长得知初中生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生作业总量不超过2小时的规定后,首先是欣喜,似乎也为更多家长燃起了一丝减轻孩子学业负担的希望。然而,很多家长又在短时间内清醒地认识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让孩子顺应应试教育的做法,只有让孩子努力去学习。

   如今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分数”依然是“指挥棒”,那么我们的教育仅仅只在“作业量”上下功夫吗?难道优秀仅是‘名校+高分’,每个学生是不是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也许这比考试分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