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华大使:一路并肩聊天没套出周总理生日

05.01.2015  21:49

周总理接见罗马尼亚外宾,右一为罗明。

作为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的头脑里仿佛储藏着一部中罗历史的纪录片,可以随时流畅地播放。一旦他开口讲述,鲜明的影像瞬间掸净历史尘埃,从他的记忆里起飞,在倾听者的头脑中着陆。

这位前驻华大使拥有浓厚的中国情结。自1950年被指派到中国学汉语,罗明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几乎为所有罗马尼亚主要领导人和中国主要领导人作过翻译和陪同,他们是罗马尼亚的格罗查、乔治乌-德治、波德纳拉希、毛雷尔、齐奥塞斯库等,中国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华国锋。1990年至1996年,罗明出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这些工作身份,让他不仅经历和参与构建了不寻常的中罗关系,还见证了中国与苏联、东欧外交演变的历史进程。退休后,罗明仍心系中国,热心于参与中罗关系发展的诸多活动。

见证者的口述,如汩汩溪流,最终汇聚于历史。借贯彻《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的契机,北京记者团一行有幸在布加勒斯特拜访了这位见证历史的老人。

第一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最高 至今无人能超越

2014年12月3日,踏着布加勒斯特市区的积雪,北京记者团来到一座老小区。眼前的建筑物毫无违和感——两排低矮的苏式住宅楼,设计朴素、格局统一,乍看有点像北京三环边上的和平里。眼前身着花呢格子西装的老人也无违和感,洋面孔一张口,流利的普通话娓娓道来。

他是罗马尼亚第十一任驻华大使拉穆鲁斯·布杜拉,中文名罗明。罗明今年83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当天的会面有个小插曲。约定的拜访时间为上午10点,约9点55分许,罗明打电话过来询问,你们到哪儿了?他略带歉意地解释,老小区不太好找,怕我们的司机不识路。

记者团确实在路上耽误了些许时间,倒非寻路难,而是意想不到的堵车。布加勒斯特的交通拥堵,似乎不逊于中国北京。见面后才知道,彼时罗明已经早早出了家门,在寒冷的室外站了十来分钟。当日,布加勒斯特白天的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老先生的鼻尖、脸颊都冻红了。

一见到我们,他快步上前,那双清亮、活泼的大眼睛里满满笑意。“你好。”他用中式礼节迎客,同在场每个人热情握手,宽大的手掌略微冰凉。记者团为晚到致歉,他连连摆手,说了几遍“没关系”,把我们迎进家门。

出乎意料的是,前驻华大使的住宅如此简朴。一套一室两厅一卫的老房子,目测面积不到60平方米。小区建于1953年,当时是分配给铁路系统的职工房,距今已有61年历史。如此“长寿”的住宅楼,倘在中国估计称得上“楼坚强”了。

罗明及夫人萨安娜将家中布置得极像中国文人的居所:墙上挂着友人赠送的书法绘画,旧版《诸子百家》、《鲁迅全集》等中文书籍挤满了书柜,兵俑等仿古的小摆件随处陈列,明清特色的上漆圆凳置于墙角。

1949年中国同罗马尼亚建交后,周恩来总理曾致信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指出两国领导人之间要讲通话,必须得有翻译。

随之,1950年12月初,5名罗马尼亚年轻人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学习汉语,罗明与萨安娜均在其列,两人当时是同学,罗明当时才19岁。此后,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留学生陆续抵达,在清华组成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

我在国内没接触过中国人,对中国也不了解,只记得在中学学过一两页的中国历史。不过,当时我们国家跟中国是老朋友一样的感情。”罗明和同学们得到中国老师的悉心指导,至今他仍能叫得出每一位授课老师的名字,对他们充满感情:刚从美国回来的邓懿、曾在英国教授汉语的王怀还、运用最新教学方法和技巧授课的杜荣和熊毅……这些老师被誉为新中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拓荒者。罗明家中相册里,保留着多张不同年代、不同场合的师生相聚画面。“每次到北京都看望他们。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文科划归北京大学,“专修班”的老师和学生们于当年9月一起转入北京大学。按既定计划,汉语学习为两年。到期后,留学生要进入北大各系进行专业学习。

罗明起先并不想选择中文系。“我是铁路工人的儿子,本能地对机械、技术等领域感兴趣,但组织让我继续学习汉语、学文学,当时有点想不开。”后来,罗马尼亚外交部一名同志说服了罗明:“作为一名外交官,你得了解该国家的历史、文学。”自此,罗明与汉语打了一辈子交道,并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罗明进入外交部,他的夫人萨安娜后来成为罗马尼亚著名汉学家。他们的女儿达尼亚出生在中国,长大后也入北大历史系读书,女婿也曾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他们的小儿子罗扬曾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留学,精通汉语,现在为罗马尼亚知名汉学家之一。

时至今日,让罗明最自豪的是外交圈内外的夸奖:第一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最高,至今无人能超越。

陪同资本家出身的国家元首 第一次访华

1954年起,罗明开始担任罗马尼亚主要领导人的翻译工作。他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是陪同罗马尼亚国家元首、国民议会主席团主席格彼特鲁·罗查博士访华。

1954年9月至10月,罗查博士应毛泽东主席邀请访华。罗明再三提及,当年访问的理由很值得注意:“1954年你们国家正好决定走什么路。我记得接见罗查博士时,毛泽东主席很明确地解释:‘说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跟我们继续合作’。他邀请罗查博士,是希望他把自己的经验、想法的转变过程,给中国的资产阶级介绍一下。

罗马尼亚解放以前,罗查博士本身就是大资本家,但他靠近共产党,后来真诚同罗马尼亚工人党合作建立政府。罗查博士的特殊身份被寄予希望。在华一个月,罗明随同罗查访问了武汉、重庆、桂林、广州、上海、西安等多个大城市,同中国一些有代表性的工商界人士有过交谈。罗明看出来,毛泽东希望罗查博士传递这样一种信号:中国共产党是愿意跟忠诚于民族事业的资产阶级合作的。“而且用你们独特的办法。对,公私合营。没有直接没收工厂、银行。”他补充道。

回国后,罗查博士撰写了《在六亿人民的国度》一书,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1955年,得知罗明回到布加勒斯特,罗查博士曾邀请他到家里聚餐,并念了一段文稿中的内容,询问罗明意见:“你感觉怎么样?”罗明能感觉到,罗查博士希望这本书代表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也能促进罗马尼亚同中国的相互了解。出版后,这本书在罗马尼亚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陪同领导人的第一次访问,让罗明深入接触到了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除了文化、建筑及各种艺术品外,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中国人对罗马尼亚人的“老朋友”态度。

在国内,罗明从未接触过中国人,对中国没有了解。“我还记得中学最后两年,学过一页或者两页中国历史。但是1950年8月份,随着第一批中国留学生来到罗马尼亚,我们一下子跟他们成为好朋友。我父亲作为铁路局局长,曾邀请他们5个人来家里吃饭。我邀请他们到我曾就读的铁路工人中学参观。学校就建立在修理火车的工厂厂房中间空地,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请他们看看,我们在什么环境中学习。当时我的英文还比较差,更多的时候用各种手势表达思想感情。学校艺术团也邀请中国留学生看表演……不论到哪里,我们都是手拉手的好朋友。我想说的是,这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