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百余位司机昨按喇叭受警告

02.07.2015  03:12
          7月15日起在禁鸣笛区域鸣笛者将罚50元

  

  7月1日,在马料地街与西环中路交会路口,车辆从新设置的区域内禁止鸣笛标识牌旁边经过。

 

  (记者彭芳    通讯员朱宝权)觉得前车起步太慢就打喇叭催促、嫌路人走了车道便打喇叭示意让开、不满有车变道打喇叭表达心情,从7月1日起,为了降低首府噪声污染、打造文明城市,请您给自己多一些耐心,让车上的喇叭歇歇吧。
          昨日,是首府禁止机动车在部分区域(路段)内鸣喇叭的第一天,7月1日至14日是宣传教育阶段,首府交警对183名上路鸣笛的驾驶员进行了批评教育。而自7月15日起,交警部门将对禁止鸣笛区域内鸣笛车辆,通过执法记录仪的证据,依法处以50元罚款。
          据了解,首府禁止鸣喇叭的范围包括:外环路围合的区域内(含外环路高架桥下道路),以及设置有禁止鸣喇叭标识的路段(如学校周边、医院周边道路等)。
          目前,首府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7.6万余辆,并以每年超过10万辆的速度激增,机动车鸣笛也成为首府噪音污染的一部分,尤其在早晚高峰主干道沿线、发生交通事故的沿线道路上,只要前方车辆不能正常通行的地方,就会有鸣笛声。交警部门发现,公交车、出租车以及乌昌班线车鸣笛相对频繁,交警部门将加大对以上车辆的监管力度。
          记 者探访
          司机按喇叭提示已成习惯
          时间:昨日11时30分许
          地点:马料地街与西环中路交会路口
          禁止鸣笛的提示牌醒目地竖在路边,在途经提示牌的10辆车中,有四辆车先后打响了喇叭,其中两辆车是督促前车快速转弯驶入西环中路,而其他两辆车则是为示意路边行人避让。
          有5年驾龄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她平时并不会故意打喇叭,有时鸣笛则是潜意识的驱使。比如:看到旁边的车太靠近自己的爱车,她会担心发生刮擦事故,所以鸣笛提醒;有时也会在前方有行人阻挡道路时,打喇叭示意行人靠边走。
          “前面明明没车,有辆车堵在路口,叫他离开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喇叭,都习惯这样做了。”的哥王涛说。
          当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司机,大都表示并不知道7月1日为“禁止鸣笛日”。

          “喇叭”开道公交车仍不少
          时间:昨日11时30分
          地点:五星路公交车站、宏大广场公交车站
          远处一辆902路公交缓缓驶入五星路公交车站,几声急促的喇叭声过后,路边急着赶车的乘客才迅速回到站台上。由于是三辆车同时进站,下车乘客在车中间穿梭,鸣笛声又响了起来。半小时后,记者来到宏大广场,这里共有十几条公交线路途经,由于有社会车辆进行变道,不少公交车司机选择鸣笛开道。
          开车已有10年的59路公交司机白师傅说,自己在行驶过程中一般很少鸣笛,“现在车流量大,鸣笛也起不了作用,反而会造成一些新手紧张,容易引发事故”。但白师傅坦言,遇到突发情况时,按喇叭提醒还是最有效的,完全禁止,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据了解,首府公交企业已将噪声较大的“气喇叭”全部更换为“电喇叭”。(本报记者梁乐)
          交警建议
          换个提示方式更和谐
          市交警支队交通科副科长王毅鹏说,部分市民曾遇到过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乃至摔跤等情况,若因此受伤驾驶人也难逃干系。其实除了鸣笛,也有其他不同的提示方式,降低市区交通噪声污染。
          他建议,在遇到车辆随意变更车道影响通行、占道通行或是行人横穿马路时,可以采取闪灯的方式提示车辆或行人。你也可以换位思考,也许对方有急事或者是新手,自己也曾有遇到急事的时候,自己也曾当过新手,请大家多一些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