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多措并举,水源地变清净

27.06.2015  03:45
        (记者郭军鸽)  加大巡查力度,严查在水源地钓鱼、洗车和旅游……多措并举,保护乌拉泊水源地。
          25日上午,阳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乌拉泊水库大坝一侧绿树成荫,鸟鸣声此起彼伏。乌市环境监察支队应急处置大队队长黄文胜和几名同事乘车,开始了日常的巡逻。
          “现在,游玩的人少了,垃圾也少了。”黄文胜说,随着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都有许多候鸟来到库区越冬。
          乌拉泊水库是乌鲁木齐市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多年来,水源地人畜活动频繁,不少人把这当成了休闲度假的去处,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面临着一定威胁。
          为保护好乌拉泊水库,环保部门推行禁批、限批政策,加大巡查力度,严查在水源地钓鱼、洗车和旅游等违法行为。2013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被列为120件民生实事之一。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水源地保护项目,全面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我市制定《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累计投入14.52亿元实施10项综合整治项目。启动乌拉泊水源地保护项目,在乌拉泊一级水源地建成22.96公里围栏对水源地进行全封闭,引导水源地内农牧民有序搬迁,并投入资金建成一级A标准新化片区污水处理厂,确保首府人民饮水安全。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水源保护作为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内容,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2014年,将红雁池水库调整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全方位推动大西沟、乌拉泊、红雁池“三库联调”,完成乌鲁木齐县和米东区乡镇水源地划分,加强水磨河、头屯河等重点流域及一号冰川、柴窝堡湖等水源涵养区污染治理力度。通过综合施策,我市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总体趋于好转,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