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中职招生“两重天” 有超额有“吃不饱”

23.07.2015  01:13
          正值中职学校招生高峰期,记者探访首府部分中职学校招生情况,有学校透露招生已超额,也有校方直言自己是“困难户”,为何会出现招生冰火两重天呢?
          ●火爆:招生计划1000人,3500人来报名
          “学校的招生计划只有800到1000人,谁知3500个孩子要报考我校!”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家君对今年的招生情况吃惊不小。
          回想往年的招生经历,刘家君唏嘘不已,以前中考考260分的孩子我们都当香饽饽一样,现在不同了,520分的考生来咨询的也不在少数。
          同样火爆的场景还发生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中等职业教育学院。
          乌市职业大学中等职业教育学院计划招生730人,今年报名是实际录取情况的一倍多。“7月1日是报名第一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中考考了550分的女孩子专门来打听德洋海乘订单班的情况,如果能确保就业,她想放弃高中。”该校党总支书记马澜说。
          乌市83中学生张雨薇中考考了526.5分,参照2014年首府汉语言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480分,超过高中录取分数线46.5分,她却选择了乌市职业大学中等职业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五年一贯制专业。
          “以女儿现阶段的分数,三年高中出来可能就考个三本,还不如读大专,有一技之长,而且五年就出来了,如果上普高再考大专,就得用6年时间。”张雨薇的妈妈胡艳说。
          ●冷门:目标就是完成招生计划280人
          并非每所学校都像市职专一样招生火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李军介绍,目前到校咨询的人数并不多,现阶段学校的目标是完成280人招生计划。对于学校招生不乐观的原因,李军坦言,学校地处米东区,地理位置上就不占优势。
          在办学条件方面,乌市第81中学家长汪涵介绍,上职专没问题,选学校至关重要,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情况都不一样。
          “就我个人而言,就业制约着招生,学校有好出口,才能有好进口,就业方面学校会立足米东区,开设顶岗实习促就业,等中考批次线出来,老师们会对录取批次线下的考生一一进行联系。”李军说。
          ●冷热皆有因:升学就业“利好”多多
          说起今年中职报名火爆的原因,马澜分析,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家到省区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让更多学生和家长将目光转向了中职教育,而且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的出路越来越看重。
          对于冷热不均现象,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中职成教处副处长赵江华表示,这很正常,类似情况近几年均有发生,每所中职院校因专业设置、就业情况不一,招生情况也各有不同。目前,根据学生报考情况,个别就业火爆的专业确实受欢迎。
          此外,升学渠道也是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高考改革、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读中职不再是学生的终点教育,中职生甚至比普高生有了更多、更宽的升学路径和选择。
          对此,不少中职学校校长分析认为,家长的观念转变得益于这些年来各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尤其是企业“订单培养”等模式,颇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