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馕摊、便民零钱箱、无人取水点……一座城市的诚信实践

21.12.2015  13:32
        有人说诚信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它根植于市民内心,又体现于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当诚实守信成为市民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时,我们的城市将更加文明美好。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爱心伞、公交零钱箱、自助馕摊儿、无人取水点等,这些都是首府市民身边的诚信窗口,让人感受到市民一诺千金的品质。
        送伞传爱心,还伞现诚信
      12月20日,在沙依巴克区长江路公交车站,市民刘慧将一把雨伞递到了公交站点执勤人员李强手中,“上次下雪多亏你们的伞,今天我来还了。
      几天前,抱着孩子准备回家的刘慧遇上了大雪,好在公交站点有伞,让母子俩能遮风避雪。
        今年4月,炉院街片区棉花北街社区准备了20把雨伞,配备在辖区公交站点,方便居民雨雪天出行。
      爱心伞推出8个月来,20把还剩余18把。对此,社区副主任夏倩说,另外的两把也没丢,一次两名家住铁路局的老人借伞,考虑到路途遥远,就赠予了对方。
      居民借伞,不需押金,登记后便可使用,虽没人催促,市民也会及时送还。李强说,虽然雨伞并不值钱,但伞传递着爱心,也考验着市民的诚信。
        自助馕摊儿,钱不少反多
      新疆师范大学附中306路公交车站旁,有一个主打“信任”的馕摊儿,钱箱放在外面,买馕、交钱、找零都是自助。摊主努尔买买提·阿不来提说:“一年多了,从没少过钱,有时还会多一些。
      2014年底,努尔买买提和妻子的馕摊儿开张,因生意刚起步店里缺人手,两人忙着揉面、打馕,经常没时间招呼客人,于是就将钱箱放在了室外。
        努尔买买提的馕摊上,整齐摆放着葱花馕、芝麻馕、麻花馕等,铁皮钱箱和购物袋放在旁边,一张纸板写着价格,由客人自取和自付。
      市民张寅在馕摊儿挑选了两个馕,瞅着摊台没人,就自觉地找零。他说,自己是这的常客,“彼此信任的方式,让人觉得很舒服。
        馕摊儿生意越来越好,如今努尔买买提多了两个伙计,可诚信模式却仍在延续。
      便民零钱箱,取换靠自觉
      乘坐公交车发现口袋里没零钱,想去换周围却又没商店。相信这样的尴尬,许多市民都亲身经历过。为了方便乘车市民,首府19个公交站点装上了小小零钱箱,供大家换取零钱。
        19日,在水磨沟区红山西路公交车站记者看到,这里的零钱箱,从最初的5.5元启动资金,到现在有40多元,5元、1元、5角、1角的零钱,在这里循环运行。
      “一开始只是尝试性地挂了这个盒子,因为没有人监督,拿钱取钱基本上靠自觉,可是大半年了,运行状况特别好,还有很多市民以爱心捐赠的方式将零钱放在这里,给需要的人。”公交站点值守人员马国军说。
        谈话间,市民梁文莉将一张5元钱放进零钱箱,又取出五张1元钱,旁边一名市民说:“取1元直接用也可以的,下次坐车时再放进去就好了。
        梁文莉却摇摇头说,自己不常在这边坐车怕忘记了,今天恰巧到附近办事下次不知道何时再来。“箱子里的钱   要有去有回才能持续使用,我不能占这个便宜,辜负了别人的好心。”
      无人取水点,考量诚信度
      市70中有个无人取水点(即售水点),一个简易货架,一个投币箱,师生取水后自觉投币。从2010年设立至今,投币率从60%达到99%。
        “点子还是个学生提出来的,取水点考量着大家的诚信度,也成为校园文明的示范窗口。”市70中校团委书记李莹说。
      取水点设立之初并不顺利,批发144件水,共1728瓶。月底,学生会在统计时发现,收到的钱总是不够数,最多的一次少了40%,也就是近700瓶水没人投钱。
那时孩子们特别急,说实在不行就把取水点搬到楼道的摄像头下,但被我们拒绝了。”李莹说。
        借助设立取水点一事,市70中开展主题班会,通过诚信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学生刘旭说起一次拿水没投钱的感觉,“喝水时总觉得有人看我,开班会时特别不踏实,前前后后难受了好几天,最后把钱还回去了。
        五年来,无人取水点的利润向青基会捐款1500元,补助校困难生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