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需青少年参与

08.01.2016  12:03

近日,佛山剪纸传承人饶宝莲走进十中校园,现场展示并教学生制作传统剪纸工艺。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在学生们的手中变成精美剪纸。

近年来,传承成了越来越多非遗项目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和瓶颈。佛山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在破解“传承难”困境的同时,借着这种创新方式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中国非遗保护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非遗,而且提高了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尽管如此,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非遗保护的环境和氛围不够优越浓厚,保护方式缺乏创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因此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更要靠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的广泛参与,不断增进文化认同,以生产性保护手段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将来我们的子孙只能通过历史课本了解到这些文化,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悲哀。保护非遗的核心在于传承,而要想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使更多青少年了解非遗、重视非遗,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

因此,除利用文化馆等场地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外,还有必要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遗相关课程。当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切实解决好资金短缺问题,给非遗相关产业以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唯有如此,才会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非遗保护,将这些非遗项目传承并发扬光大。